一岁半宝宝肝功能异常时,一般有皮肤和巩膜黄染、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表现(精神状态改变、乏力),还可能伴随肝脾肿大、出血倾向等,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症状变化,及时带其就医,同时注意合理喂养等。
一、一般症状表现
(一)皮肤和巩膜黄染
一岁半宝宝肝功能异常时,较为常见的症状是皮肤和巩膜黄染,这是由于肝功能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例如,血清总胆红素值可能会超过正常范围(正常婴儿血清总胆红素一般<221μmol/L),当胆红素超过一定水平时,就会出现皮肤发黄,先从面部、颈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巩膜也会呈现黄色。
(二)消化道症状
1.食欲减退:宝宝可能会出现不想吃饭的情况,奶量或辅食摄入量明显减少。这是因为肝功能异常影响了消化酶的分泌和代谢功能,导致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宝宝对食物的兴趣降低。
2.恶心、呕吐:部分肝功能异常的宝宝可能会出现恶心,严重时会发生呕吐。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异常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失调所致。
二、全身表现
(一)精神状态改变
宝宝可能会变得精神萎靡、烦躁不安,与平时活泼好动的状态相比有明显差异。这是因为肝功能异常后,身体内环境紊乱,毒素不能正常代谢排出,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导致宝宝精神状态异常。
(二)乏力
宝宝会表现出比平时更容易疲劳,活动耐力下降。例如,原本能自己玩耍较长时间的宝宝,现在很快就会感到疲惫,不愿意活动。这是因为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肝功能异常会影响能量代谢等过程,使得宝宝身体能量供应不足,出现乏力症状。
三、其他可能伴随的症状
(一)肝脾肿大
通过体格检查可能会发现宝宝的肝脏或脾脏肿大。肝脏肿大时,在右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肝脏,脾脏肿大时则在左上腹可触及。这是因为肝功能异常时,肝脏会发生一些病理改变,如肝细胞肿胀、增生等,导致肝脏体积增大;脾脏也可能因为血液回流等问题出现肿大。
(二)出血倾向
部分肝功能异常的宝宝可能会出现皮肤瘀点、瘀斑,或者鼻衄(鼻出血)等出血倾向。这是因为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场所,肝功能异常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出血表现。
温馨提示:一岁半宝宝肝功能异常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变化,一旦发现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进行肝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尽早进行相应的处理。因为宝宝年龄小,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及时就医能更好地保障宝宝的健康。同时,在照顾宝宝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宝宝营养均衡,避免接触可能损害肝脏的物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