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表现包括循环衰竭表现(低血压、组织灌注不足如皮肤苍白湿冷、神志改变、尿量减少)、心血管系统表现(心率变化、心脏杂音、中心静脉压升高)、其他系统表现(呼吸系统表现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等,代谢性酸中毒表现如血气分析异常、呼吸深快等)。
循环衰竭表现
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幅度超过30mmHg,且持续一定时间。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障碍,不能将足够的血液输出到外周,导致动脉血压降低。例如,原本血压正常的患者,突然出现收缩压下降至80mmHg以下,同时伴有脉压差缩小(脉压差小于20mmHg)。
组织灌注不足:
皮肤表现:皮肤苍白、湿冷,这是由于外周血管收缩,血流重新分布,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而皮肤等外周组织灌注减少所致。老年人由于外周血管弹性下降,皮肤湿冷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仍可出现皮肤色泽改变。
神志改变: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甚至意识模糊、昏迷等。这是因为脑灌注不足,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对于有基础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如脑动脉硬化,心源性休克导致的脑灌注不足可能会加重原有神经系统症状,使神志改变更为明显。
尿量减少:成人尿量少于30ml/h,这是因为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儿童由于肾脏代偿功能相对较弱,心源性休克时尿量减少更为敏感,若儿童尿量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童的尿量范围,需高度警惕心源性休克导致的肾灌注不足。
心血管系统表现
心率变化:多数患者心率增快,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试图通过增快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但这种代偿往往是有限的。然而,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减慢,提示心肌收缩力极度减退,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源性休克时,可能出现心率减慢。
心脏杂音:原有心脏病可能出现相应的心脏杂音变化,例如原本有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在心源性休克时,心脏杂音可能因心输出量减少而有所改变,但需结合具体心脏病变情况判断。
中心静脉压升高:反映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压力,心源性休克时,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血液淤积在右心系统,中心静脉压可升高,一般超过15cmHO。
其他系统表现
呼吸系统表现:患者可出现呼吸急促,这是因为组织缺氧刺激呼吸中枢,或者心功能不全导致肺淤血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若发生急性肺水肿,可咳出粉红色泡沫痰。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心源性休克引起的呼吸急促等表现可能会与肺部疾病本身的症状相互混淆,需要仔细鉴别。
代谢性酸中毒表现:由于组织灌注不足,机体无氧代谢增加,乳酸产生增多,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血气分析中pH值降低,碳酸氢根离子降低等,患者可出现呼吸深快等代偿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