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怎么诊断

发布于  2024-10-24

4463次浏览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相关检查,包括持续胸痛、低血压、少尿等症状,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楔压升高,心输出量降低,心电图和心肌酶改变等,需综合考虑并排除其他可能,确诊后应尽快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相关检查。以下是具体的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持续的胸痛、呼吸困难、低血压、少尿或无尿等症状。

2.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心静脉压升高,肺动脉楔压升高,心输出量降低。

3.相关检查: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的典型改变,心肌酶升高,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功能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诊断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检查,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女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医生进行仔细的评估和鉴别。同时,对于怀疑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尽快进行治疗,包括静脉补液、血管活性药物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阻塞,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急性病症。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怎么预防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建议: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治疗心血管疾病,避免诱因,掌握急救知识,及时就医。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以下是一些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建议: 1.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2.改变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等,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定期体检: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4.治疗心血管疾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以预防心源性休克的发生。 5.避免诱因: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刺激等诱因,可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6.掌握急救知识: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能够及时进行急救,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7.及时就医:一旦出现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总之,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关键是积极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及时治疗心血管疾病,避免诱因,掌握急救知识,以及及时就医。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病因是什么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主要病因包括心肌梗死面积大、心律失常、血容量不足及其他因素,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及女性患者,治疗需针对病因采取支持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主要病因包括: 1.心肌梗死面积大:左心室心肌广泛梗死,导致心肌收缩力显著降低,心输出量明显减少。 2.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导致心输出量下降。 3.血容量不足:如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等导致血容量不足,有效循环血量降低。 4.其他:如感染、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也可影响心肌收缩力,导致心源性休克。 此外,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的患者,以及女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风险相对较高。在治疗方面,除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还需要采取积极的支持治疗,如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纠正心律失常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重要器官的功能。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以减少发病风险。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是严重心血管急症,需及时诊断治疗。其关键信息为:定义是心肌梗死致心肌收缩力下降,泵血不足;症状有血压下降等;诊断靠检查和表现;治疗关键是恢复心功能、增加冠脉灌注;预后与梗死范围等有关。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下是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的一些关键信息: 1.定义和原因:心源性休克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从而引起全身循环灌注不足的一种综合征。其主要原因是心肌梗死导致心肌坏死,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 2.症状:除了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外,心源性休克还会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症状。 3.诊断:通过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结合临床表现,可以明确诊断。 4.治疗:治疗的关键是尽快恢复心脏功能,增加冠状动脉灌注,纠正休克状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剂等)、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或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5.预后:心源性休克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心肌梗死的范围和部位、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史者等),应采取预防措施,如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定期进行体检,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争取早日康复。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怎么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相关检查等综合判断,包括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严重低血压、组织低灌注表现,进行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导致低血压的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相关检查等综合判断。以下是具体的诊断标准和步骤: 1.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 同时合并严重的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30mmHg,且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 出现组织低灌注的表现,如少尿(尿量<0.5ml/kg/h)、四肢湿冷、皮肤苍白、发绀等。 2.血流动力学监测: 进行有创性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如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心输出量、心脏指数等指标。 心源性休克患者通常表现为心脏指数<2.2L/(min·m²),左心室舒张末期压≥18mmHg。 3.相关检查: 心电图:典型的心肌梗死改变,如ST段抬高或压低、病理性Q波等。 心肌酶学: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T或cTnI)升高。 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功能,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心室壁运动异常等。 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等,有助于了解全身情况和酸碱平衡。 4.诊断步骤: 首先,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心电图等检查,怀疑急性心肌梗死。 若患者出现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表现,应高度怀疑并发心源性休克。 进一步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低血压的原因,如严重的心律失常、低血容量等。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一种危急重症,需要立即进行积极的治疗,包括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机械通气等,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挽救心肌功能。同时,针对病因的治疗,如溶栓或介入治疗,也至关重要。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史者,应密切关注心血管健康,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降低心源性休克的发生风险。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相关检查结果。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的关键。在诊断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措施包括监护和支持治疗、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纠正心律失常、机械循环支持、再灌注治疗、病因治疗及其他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制定。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措施: 1.监护和支持治疗: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给予氧气吸入,维持氧饱和度正常。 建立静脉通路,确保输液和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 2.血管活性药物: 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血压。 可能会使用血管升压素等药物来维持血压。 3.纠正心律失常: 如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需要及时进行除颤或起搏治疗。 对于其他心律失常,可以使用药物进行纠正。 4.机械循环支持: 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使用机械循环支持设备,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帮助心脏泵血。 5.再灌注治疗: 对于适合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恢复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 6.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心肌梗死的病因,如控制心肌梗死的范围、处理并发症等。 7.其他治疗措施: 控制心力衰竭,使用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等。 预防并发症,如感染、心律失常等。 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包括年龄、基础健康状况、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同时,密切的监护和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对于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机会。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应尽快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症状,如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预防和治疗,以减少发生心源性休克的风险。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怎么办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包括监护和支持治疗、血管活性药物、机械循环支持、再灌注治疗等,需多学科团队协作,预防是关键。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下是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1.监护和支持治疗: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给予氧气吸入,维持氧饱和度在90%以上。 建立静脉通路,确保液体和药物的输注。 2.血管活性药物: 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血压。 如有需要,可使用血管升压素维持血压。 3.机械循环支持: 对于严重的心源性休克,可能需要使用机械循环支持设备,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 IABP通过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改善心肌供血。 ECMO可提供体外氧合和循环支持,帮助心脏功能恢复。 4.再灌注治疗: 尽快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治疗,以恢复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 对于适合的患者,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5.纠正心律失常: 处理可能导致心源性休克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可使用药物或电复律等方法纠正心律失常。 6.控制心力衰竭: 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减少肺水肿的发生。 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增强心肌收缩力。 7.处理并发症: 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肾衰竭等并发症。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失衡的纠正。 8.多学科团队协作: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需要心血管科、重症监护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的协作。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等,以减少心源性休克的发生风险。 关键信息: 1.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需要立即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监护和支持治疗、血管活性药物、机械循环支持、再灌注治疗等。 2.多学科团队协作对于治疗成功至关重要。 3.预防是减少心源性休克发生风险的关键。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怎么办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包括心肺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IABP、机械通气、PCI或溶栓治疗、病因治疗、并发症处理和监护支持治疗等,治疗需个体化,密切监测并调整方案。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下是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建议: 1.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2.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血压,改善心功能。 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对于严重的心源性休克患者,IABP可以辅助循环,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改善心功能。 4.机械通气: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进行机械通气,以维持氧合和通气功能。 5.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治疗:对于适合的患者,应尽快进行PCI或溶栓治疗,以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心肌血流灌注。 6.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心肌梗死的病因,如抗栓治疗、控制心律失常等。 7.并发症的处理:注意防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 8.监护和支持治疗:患者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密切监护,包括心电图监测、血压监测、血气分析等,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心功能状态等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对于高危患者,如心肌梗死面积较大、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等,应在发病后早期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一种危急重症,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源性休克心肌收缩力极度降低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肌收缩力极度降低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而引起的休克,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低血压、少尿、酸中毒、心律失常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机械辅助循环、手术治疗等。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肌收缩力极度降低,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休克。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低血压、少尿、酸中毒、心律失常等。 对于心源性休克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常见的病因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律失常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机械辅助循环、手术治疗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主要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提高血压,改善组织灌注。常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等。同时,还需要使用利尿剂来减轻心脏负荷,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等。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患者出现严重的循环衰竭,可能需要使用机械辅助循环装置,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等。这些装置可以帮助心脏泵血,提高心输出量,改善组织灌注。 对于一些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移植术等。这些手术可以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总之,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动力学指标,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需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心律失常等。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怎么办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方法包括监护和一般治疗、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再灌注治疗、处理心律失常、其他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下是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1.监护和一般治疗: 立即进行心电监护,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建立静脉通路,确保输液通畅。 2.补充血容量: 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引起的低血压。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晶体液或胶体液进行输注。 注意监测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速度和量,避免过度补液导致肺水肿。 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血压,改善心功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如患者存在肺动脉高压或右心功能不全,可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 4.再灌注治疗: 对于适合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如发病时间在12小时内且无溶栓禁忌证,可选择溶栓或介入治疗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首选的再灌注治疗方法。 5.处理心律失常: 积极处理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可使用药物或电复律等方法。 6.其他治疗: 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应用营养心肌药物,如辅酶Q10、极化液等。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 7.手术治疗: 在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病情恶化时,可考虑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辅助循环治疗。 对于严重的心源性休克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心功能状态等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脏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或孕妇等,治疗方案可能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此外,患者和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一种危急重症,需要及时就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哪些表现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及心跳节律异常等,详情如下: 1、胸痛 胸痛是患者常见的症状,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主要发生在在胸骨后部、心前区或左胸部,部分患者还可放射至颈部、下颌或背部上方。 2、呼吸困难 当患者心肌缺氧和心脏功能受损时,可出现呼吸急促、喘息或呼吸困难的症状。 3、心跳节律异常 患者还会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心悸、心跳加速、心跳不规则等。
李琪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
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对于一般人来讲,能做的事情不多,如果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比如程度比较严重胸痛、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持续超过20分钟、30分钟不缓解,往往提示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此时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到医院就诊。尽量不要乘坐私家车到医院,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变化是瞬息万变的,在就医的过程中很多病人可能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就是室颤,私家车上没有急救的设备,无法做到很好的救治,在就医的途中如果发现这些恶性心律失常,就失去了最宝贵的救治机会,如果拨打急救电话,由急救车来送往医院,可以在车上进行除颤、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能使患者得到比较好的预后结果。除了这些以外,也鼓励正常人都去参加一些心肺复苏的急救培训,如果一旦身边的人发生这些情况,尤其是在身边倒地猝死的时候可以施以援手,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送医的时间。
李琪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要做冠状动脉造影吗
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做冠状动脉造影,这是由疾病的特点决定的,通常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把冠状动脉完全堵塞,造成了严重完全的心肌缺血,从而出现了心肌梗死,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靠药物治疗往往效果欠佳,最快、最有效的开通血管的手段就是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之后,进行介入治疗,把血管打开,恢复血流,从而使急性心肌梗死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打开血管的前提是先要找到闭塞的血管,这时所进行的检查就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手段已经非常成熟,在临床上广为应用,是微创的检查手段,大概只需要2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后续进行介入治疗,打开完全闭塞的血管,使得血管持续有效开通,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李琪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心梗能治好吗
急性心梗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冠心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病,理论上来讲是不能治愈的,所以其中的急性心肌梗死也是不能治愈的,但是如果能有比较针对性比较强的及时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有比较好的预后,虽然不能治愈,但是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寿命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强调时间性和急迫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过程中要分秒必争,如果能及时识别,及时就诊,及时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可能和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预后是类似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来讲,如果出现胸痛、胸闷超过20分钟不缓解的情况,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到医院来就诊,由医生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如果医生诊断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做一些急诊检查和治疗,也希望患者和家属能提前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配合医生及时做出一些正确的决定,来使得疾病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案和比较好的预后。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如何区分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在心肌灌注显像下,如果是典型的冠心病心肌缺血,往往在静息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的灌注缺损区。只有在负荷后,才会出现明显的心肌灌注缺损区,属于可逆性的灌注减低。而心肌梗死的患者静息心肌灌注显像以及运动心肌灌注显像,都存在固定性的灌注缺损,为不可逆性的灌注缺损。
臧其威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开放性气胸休克什么原因
开放性气胸是指胸壁上有破裂口,使胸膜腔直接与外界相通,外界的空气可以自由进入胸膜腔会引起胸闷、呼吸困难,甚至休克。开放性气胸引起休克的主要原因是纵隔摆动,因为纵膈摆动会影响静脉血的回流,使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循环功能严重障碍,引起休克。另外,开放性气胸会刺激纵隔及肺门的神经层,也会导致休克。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开放性气胸会存在大量的失血,导致失血性的休克,这也是导致休克的主要原因。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心梗后一般几年后心衰
心梗后一般几年出现心衰,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医学数据,心梗是指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但是只要及时的使用药物救治,不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心脏衰竭是由于心脏发生器质性病变,导致心肌收缩率降低,使心脏的负荷加重,从而导致心脏出现相关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