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掌骨骨折,需从工作生活中注意职业防护与维持良好身体状态,特殊人群儿童要加强家长监护和营造安全环境,老年人要预防骨质疏松和防止跌倒,如从事高危职业戴防护装备、日常活动注意安全、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儿童防危险行为和营造安全环境,老年人补钙运动、防跌倒等,可降低掌骨骨折风险。
一、工作与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1.注意职业防护
从事高危职业人群:如建筑工人、机械操作工等,在工作时应严格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像安全帽、防护手套等。以建筑工人为例,在进行高空作业或搬运重物时,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手套能有效减少手部受到外力冲击的风险。研究表明,规范佩戴防护装备可使掌骨骨折的发生风险降低约60%。
日常活动注意:在进行体育活动、家务劳动等可能导致手部受伤的活动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比如打篮球时,应尽量避免与人发生激烈的身体碰撞导致手部受伤;做家务时搬运重物要小心,避免手部被挤压。
2.维持良好身体状态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日常饮食中可多食用牛奶、豆制品、深海鱼类等富含钙的食物,以及通过适当晒太阳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一般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即可,但要避免阳光直射过强时间过长导致皮肤损伤。饮食均衡可使骨骼保持良好的强度,降低骨折风险。
适度运动:进行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增强手部及全身的肌肉力量和骨骼韧性。例如进行握力器锻炼能增强手部肌肉力量,进而对掌骨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对骨骼和关节的压力较小,同时能锻炼手部肌肉,每周进行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游泳锻炼有助于维持身体良好状态。
二、特殊人群预防要点
1.儿童
家长监护:儿童活泼好动,家长要加强监护,避免儿童进行危险的攀爬、打闹等行为。例如不要让儿童在楼梯扶手等危险处玩耍。儿童的骨骼处于发育阶段,相对脆弱,家长的及时监护能有效减少掌骨骨折的发生。
安全环境营造:为儿童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家中的家具边角应进行圆润处理,避免儿童在跑动时碰撞导致手部受伤。
2.老年人
预防骨质疏松: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增加,这会使掌骨更容易发生骨折。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同时可进行适当的负重运动,如慢走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跌倒。研究显示,通过合理的补钙和运动干预,老年人掌骨骨折的发生风险可降低约40%。
防止跌倒:老年人平衡能力较差,容易跌倒。要确保居住环境的照明良好,地面干燥无杂物,必要时可使用助行器等辅助器具。在行走时要缓慢平稳,避免快速转身或急走等可能导致跌倒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