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伤后需从休息与制动、冷敷与热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康复锻炼、饮食注意及避免再次损伤等方面进行处理,不同年龄段人群在各环节需注意相应要点,以促进恢复并防止再次损伤。
冷敷与热敷
冷敷:在肌肉拉伤后的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冷敷的操作要注意安全,儿童皮肤较娇嫩,冷敷时要控制好冰袋与皮肤的距离和时间。例如,青少年运动后腿部肌肉拉伤,及时冷敷能有效减轻肿胀。
热敷:受伤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受伤部位,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慢,热敷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防止烫伤皮肤。比如老年人群肌肉拉伤48小时后,适当热敷有助于恢复。
加压包扎
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能帮助减轻肿胀。包扎时要注意松紧适度,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加压效果。成年人和儿童在加压包扎时都要注意观察受伤部位的肤色和感觉,若出现肤色苍白、麻木等情况应及时调整。例如儿童手臂肌肉拉伤,加压包扎要轻柔且密切观察。
抬高患肢
将受伤的肢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应尽量保持患肢抬高的姿势。比如卧床休息时,可在脚下垫枕头,使受伤的腿部抬高。
康复锻炼
早期康复锻炼:在受伤后的恢复期,可进行一些轻度的康复锻炼,如不引起疼痛的关节活动等。成年人可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逐步开始,儿童要在家长和专业人员监护下进行简单的康复动作,避免过度活动加重损伤。例如,腿部肌肉拉伤初期,可进行脚踝的小范围转动等动作。
后期康复锻炼:随着恢复情况,逐步增加锻炼强度,进行肌肉的收缩舒张等练习。但要注意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调整。老年人肌肉拉伤后康复锻炼更要缓慢进行,防止因肌肉力量不足或平衡问题导致再次损伤。
饮食注意
合理饮食有助于肌肉拉伤的恢复。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肌肉修复的重要原料。同时,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同年龄人群饮食需求有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营养均衡全面;老年人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避免消化不良。例如青少年肌肉拉伤后多吃鸡蛋、牛奶补充蛋白质,老年人可多吃鱼肉等易消化的富含蛋白质食物。
避免再次损伤
在肌肉拉伤恢复期间,要避免再次进行可能导致受伤的活动。无论是从事何种运动或日常活动,都要注意保护受伤部位。对于有运动习惯的人群,要等肌肉完全恢复后再逐步恢复原来的运动强度;儿童和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受伤部位受到牵拉等。比如之前腿部肌肉拉伤的人,在恢复阶段上下楼梯要小心,避免腿部肌肉再次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