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需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诊断。病史要询问胎儿围生期缺氧及分娩时窒息情况;临床表现有意识改变、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异常、惊厥、呼吸节律改变等;辅助检查包括头颅超声、CT、MRI、脑电图、血清学检查等,头颅超声简便易行可早期发现病变,CT能明确病变情况,MRI对病变检出及诊断更准确,脑电图可反映脑电活动,血清学指标可作辅助诊断。有围生期缺氧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出现相应表现和检查异常应高度怀疑并完善检查,同时需考虑新生儿特殊特点确保诊断准确。
临床表现
意识改变:出生后不久即出现意识障碍,轻者可为易激惹,中度者表现为嗜睡、迟钝,重度者则出现昏迷。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反映了大脑受损的不同程度。比如,易激惹可能是轻度缺氧缺血的表现,而昏迷则提示重度损伤。
肌张力改变:肌张力可增高、降低或正常。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降低则表现为肢体松软,正常肌张力则是肢体有适当的柔韧性和张力。例如,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肌张力可正常或稍增高,重度时肌张力明显降低。
原始反射异常:拥抱反射、吸吮反射等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原始反射是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体现,其异常改变有助于判断脑损伤的程度。如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惊厥:可出现频繁的惊厥发作,多为微小型、阵挛型或强直型惊厥。惊厥是缺氧缺血性脑病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之一,频繁的惊厥提示病情较重。
呼吸节律改变: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节律不齐、呼吸暂停等,这与脑干受损有关。呼吸节律改变是病情危重的表现之一。
辅助检查
头颅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可早期发现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水肿等病变。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脑室的形态、脑实质的回声等情况,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例如,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在超声下有相应的影像学表现。
头颅CT检查:能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有助于判断预后。不同时期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在CT上有不同的表现,如急性期可见脑水肿、脑实质密度减低等,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可见脑软化、脑萎缩等改变。
头颅MRI检查:对脑组织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高于CT,尤其对基底节、丘脑、脑干部位的病变显示更清晰。MRI可以更早期、更敏感地发现缺氧缺血性脑病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如能发现皮质梗死、白质损伤等病变。
脑电图检查:可反映脑的电活动情况,有助于判断脑功能障碍的程度和预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脑电图可出现背景活动异常、癫痫样放电等改变。例如,背景活动抑制提示脑损伤严重,预后不良。
血清学检查: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等水平升高,可作为脑损伤的辅助诊断指标,但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这些血清学指标在脑损伤时释放到血液中,其水平升高提示脑组织有损伤,但单一指标升高不能确诊缺氧缺血性脑病,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对于有围生期缺氧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异常,应高度怀疑缺氧缺血性脑病,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在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新生儿的特殊生理和病理特点,如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缺氧缺血的耐受能力和反应与成人不同等因素,确保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