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处理:绝对卧床休息2-4周(儿童、老人视情况调整),存在血气胸者吸氧,根据血氧调流量。
二、血气胸处理:小量可观察,中大量用胸腔穿刺引流或闭式引流,儿童操作轻柔,老人防并发症。
三、肋骨骨折处理:止痛(儿童老人有禁忌)、固定胸廓(儿童松紧适度,老人选合适胸带并观察)、防治肺部感染(助儿童排痰,老人加强护理、选抗生素)和呼吸衰竭(密切监测,及时机械通气)。
一、一般处理:绝对卧床休息2-4周(儿童、老人视情况调整),存在血气胸者吸氧,根据血氧调流量。
三、肋骨骨折处理:止痛(儿童老人有禁忌)、固定胸廓(儿童松紧适度,老人选合适胸带并观察)、防治肺部感染(助儿童排痰,老人加强护理、选抗生素)和呼吸衰竭(密切监测,及时机械通气)。
一、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胸廓的剧烈运动,避免骨折断端进一步损伤周围组织,一般需卧床2-4周,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胸廓弹性较好,卧床时间可能相对较短,但也需根据具体病情评估;老年人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卧床时间可能适当延长。
吸氧:对于存在血气胸的患者,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缺氧,通过吸氧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况。一般根据患者血氧情况调整吸氧流量,轻度缺氧可给予2-3L/min吸氧,中重度缺氧可适当提高吸氧流量,但要注意避免高流量吸氧对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血气胸的处理
小量血气胸:小量的血气胸可自行吸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患者的呼吸、胸痛等症状以及血气胸的变化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因其身体代谢快,小量血气胸吸收可能相对较快,但仍需定期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来评估。
中大量血气胸
胸腔穿刺引流:适用于中量以上的血气胸,通过胸腔穿刺将胸腔内的积血和积气抽出,减轻对肺组织的压迫,改善呼吸功能。对于儿童患者,操作时要更加轻柔,严格控制穿刺的深度和角度,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组织。对于老年人,要考虑其心肺功能较差,穿刺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胸腔闭式引流:若血气胸量较大,通常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将引流管放置在胸腔内,持续引流积血和积气,促进肺复张。在引流过程中,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堵塞,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等变化。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护理要点有所不同,儿童要注意固定好引流管,防止其脱出或扭曲,老年人则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三、肋骨骨折的处理
止痛:有效的止痛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的呼吸和咳嗽排痰。可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进行止痛,但要注意儿童和老年人的用药禁忌,儿童一般不首选非甾体类抗炎药止痛,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止痛方式,如局部冷敷等;老年人要注意药物对胃肠道等的影响。
固定胸廓:目的是减少肋骨骨折断端的活动,减轻疼痛。可采用胸带固定等方法。对于儿童,胸带固定要注意松紧适度,过紧可能影响呼吸和胸廓发育,过松则达不到固定效果;老年人胸廓弹性差,固定时要选择合适的胸带,并且密切观察胸廓的活动情况和患者的耐受程度。
防治并发症
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对于儿童要帮助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老年人由于咳嗽反射减弱,更要加强呼吸道护理。可定期进行肺部听诊等检查,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但要注意儿童和老年人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选择。
呼吸衰竭: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等,对于出现呼吸衰竭迹象的患者,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等。儿童和老年人发生呼吸衰竭时病情变化较快,需加强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