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撕裂是膝关节内半月板因创伤或退变致完整性破坏,有创伤性和退变因素,表现为疼痛、肿胀、弹响交锁等,可通过麦氏征等体征及X线、MRI诊断,轻的可非手术治疗,重的需手术,不同人群治疗及康复有不同特点和注意事项。
一、半月板撕裂的定义与解剖基础
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内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间的纤维软骨结构,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起到稳定膝关节、缓冲震荡、分配负荷等作用。半月板撕裂是指半月板因外伤或退变等原因出现的完整性破坏。
二、半月板撕裂的病因
创伤性因素:多发生于运动损伤,如篮球、足球运动中,膝关节扭转、旋转等动作易导致半月板撕裂,常见于青壮年人群。例如在快速变向时,膝关节的扭转应力可使半月板受到过度剪切力而撕裂。
退变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半月板发生退变,弹性和韧性下降,在轻微外力作用下也可能发生撕裂,多见于中老年人,常无明显急性外伤史。
三、半月板撕裂的临床表现
症状
疼痛:膝关节局部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可稍有缓解,疼痛部位多与半月板撕裂部位相关,内侧半月板撕裂多表现为膝关节内侧疼痛,外侧半月板撕裂则为外侧疼痛。
肿胀:由于半月板撕裂后膝关节内出血、渗出等原因,可出现膝关节肿胀,早期肿胀较明显。
弹响或交锁:部分患者在活动膝关节时可感觉到弹响,有时会出现膝关节突然卡住,不能屈伸的交锁现象,多见于急性半月板撕裂患者。
体征
麦氏征(McMurray征):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足部,另一手扶住膝关节,将膝关节极度屈曲、外旋或内旋,再缓慢伸直,若出现疼痛或弹响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但该检查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
研磨试验(Apley试验):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90°,检查者将小腿下压,并且作内旋和外旋运动,若引起疼痛,则为半月板损伤;此后将小腿上提,并作内旋和外旋运动,如引起疼痛,则为侧副韧带损伤。
四、半月板撕裂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膝关节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膝关节疾病,如骨折、肿瘤等,不能直接显示半月板撕裂,但可观察膝关节间隙等情况。
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半月板撕裂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清晰显示半月板的形态、撕裂的部位、类型等,准确率较高。
五、半月板撕裂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半月板撕裂较轻、症状不严重的患者。包括休息、制动,可使用膝关节支具固定;物理治疗,如热敷、超短波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但药物使用需谨慎,尤其要考虑患者年龄等因素,避免对胃肠道等产生不良影响。
手术治疗:对于半月板撕裂较严重、症状明显影响生活和运动的患者,多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半月板修整术、半月板缝合术等。半月板缝合术适用于损伤较年轻、边缘部的半月板撕裂,因为这些部位血运相对较好,有愈合的可能;而半月板修整术适用于损伤严重、无法缝合的半月板撕裂。
六、不同人群半月板撕裂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青壮年人群:多因运动创伤导致半月板撕裂,在治疗后康复期间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逐步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和肌力,但要避免过早进行剧烈运动,防止再次损伤。同时,运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护膝等。
中老年人群:多因退变导致半月板撕裂,在治疗后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及上下楼梯等增加膝关节负荷的活动,可适当进行低强度的运动,如游泳等,以维持膝关节功能。对于中老年患者,在药物使用上要更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中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
儿童青少年人群:儿童青少年半月板撕裂相对较少见,多因剧烈运动创伤引起,治疗时要特别注意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更加谨慎,尽量选择对膝关节生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康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儿童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