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脱位是构成关节的上下骨端错位,有外伤性、先天性、病理性等类型,临床表现有关节畸形、疼痛、功能障碍等,不同关节脱位有特殊表现,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复位(手法或手术)、固定、康复治疗,需及时诊断治疗,否则可能致关节功能障碍。
一、常见类型及病因
1.外伤性脱位
年龄因素:儿童和青少年由于活动度大且骨骼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运动损伤等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关节脱位,例如肘关节脱位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多因跌倒时手掌撑地,暴力上传导致肘关节脱位。而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关节稳定性下降,轻微外力也可能引发脱位,如髋关节脱位。
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但在一些运动相关的脱位中,男性由于参与剧烈运动的频率相对较高,发生关节脱位的几率可能略高于女性。
生活方式:从事高强度体育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的人群,关节脱位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日常生活中意外摔倒、碰撞等也是导致外伤性关节脱位的常见原因,比如在行走时被绊倒,可能导致膝关节或踝关节脱位。
病史影响:有既往关节脱位病史的人,再次发生脱位的可能性比正常人高,因为关节周围的韧带等结构可能已经受损,稳定性降低。
2.先天性脱位:多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例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发育时髋关节结构异常导致,可能与遗传因素等有关。
3.病理性脱位:由关节本身的病变引起,如关节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导致关节结构破坏,稳定性丧失,轻微外力即可引起脱位。
二、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关节畸形:脱位的关节处外形发生改变,与正常关节不同,例如肩关节脱位时,肩部会出现方肩畸形。
疼痛:关节部位疼痛明显,活动时疼痛加剧,局部可能伴有肿胀。
关节功能障碍:关节失去正常的活动功能,无法正常屈伸、旋转等。
2.不同关节脱位的特殊表现
肩关节脱位: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患者常用健侧手托住患侧前臂,头部向患侧倾斜,呈特殊的体位。
肘关节脱位:肘部明显畸形,肘后三角关系发生改变,正常的肱骨内上髁、外上髁和尺骨鹰嘴构成的等腰三角形关系不再存在。
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和中心性脱位,后脱位时患肢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前脱位时患肢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中心性脱位时患肢短缩等。
三、关节脱位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通过观察关节的外形、触摸关节周围的异常等初步判断是否脱位。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关节脱位的常用方法,可以明确关节脱位的方向、程度等,还能发现是否伴有骨折等合并损伤。
CT及MRI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关节脱位,或者需要更清晰了解关节周围软组织、韧带等情况时,可进行CT及MRI检查,例如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时,CT检查能更准确地显示骨折的细节;MRI可以评估关节周围韧带、软骨等的损伤情况。
四、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
1.复位
手法复位:是最常用的复位方法,根据不同的关节脱位,采用相应的复位手法,如肩关节脱位常用Hippocrates法(足蹬法)等进行复位。复位时需要在适当的麻醉下进行,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肌肉紧张。
手术复位:对于一些复杂的脱位,或者手法复位失败的情况,需要进行手术复位,例如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时可能需要手术切开复位。
2.固定:复位后需要将关节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以促进受损的关节囊、韧带等组织的修复。固定时间根据脱位的部位和损伤程度而定,一般需要3-6周不等,例如肩关节前脱位复位后通常需要固定3周左右。
3.康复治疗:在固定期间需要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等,固定解除后逐步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力量。康复治疗需要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以避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关节脱位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不同类型的关节脱位有其各自的特点,通过准确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关节的功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能会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