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左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开始康复科治疗时间一般为1-2周左右,具体需综合伤口愈合、骨折固定稳定性、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多方面因素确定,术后早期(1周内)以制动等为主,1-2周可到康复科评估制定初步方案,2周后康复治疗渐入正轨,且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患者在各阶段康复治疗有相应注意事项。
术后早期(1周内)
情况简述:术后早期手术部位处于炎症反应阶段,主要以制动、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等为主。此阶段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非关节活动部位的肌肉等长收缩练习,比如股四头肌、腓肠肌的等长收缩,通过肌肉的轻微收缩舒张,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但此时还未到康复科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
年龄因素影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谨慎进行早期肌肉收缩练习,要确保动作轻柔,避免影响骨折固定;而老年患者,本身肌肉萎缩风险较高,早期等长收缩练习更要循序渐进,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恢复相对缓慢,过早进行不恰当的活动可能影响骨折愈合。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患者术前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延迟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可能需要适当延长观察伤口情况后再考虑开始康复科治疗的时间,因为吸烟会减少局部血液含氧量,不利于骨折部位及手术切口的恢复。
病史影响:若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伤口愈合,需要先严格控制血糖,在血糖相对稳定,伤口愈合良好的情况下再考虑进入康复科治疗,一般需要在血糖控制在相对理想范围,比如空腹血糖7mmol/L以下,餐后血糖10mmol/L以下等,且伤口无感染迹象时才可开始。
术后1-2周
情况简述:术后1周左右伤口初步愈合,此时可到康复科进行评估。康复科医生会根据患者骨折固定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等制定初步的康复方案。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关节活动度的渐进性训练,比如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膝关节的小幅度屈伸活动等,但活动幅度和力度都要非常谨慎,以不引起明显疼痛和不影响骨折固定为原则。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在这个阶段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要考虑到儿童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特点,训练强度和幅度要比成人小很多,因为儿童骨骼还在生长发育中,过度的活动可能影响骨骼正常发育;老年患者则要更加缓慢地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因为老年患者关节软骨退变等情况,过快的关节活动可能加重关节损伤。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患者在术后仍然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康复训练的效果,因为吸烟会阻碍组织修复和血液循环,所以需要劝导患者戒烟,以保证康复治疗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病史影响: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等病史的患者,在康复科开始进行康复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因为康复训练可能会引起心率、血压等的波动,要确保患者能耐受康复训练,比如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诱发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
术后2周后
情况简述:术后2周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康复科治疗会逐渐进入正轨。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包括增加关节活动度、加强肌肉力量训练等。例如,逐步增加膝关节屈伸的活动范围,同时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等的抗阻训练,但抗阻程度要根据患者个体恢复情况逐步增加。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在2周后进行康复训练时,要结合儿童的生长潜力,康复训练计划要更注重促进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训练方法可以采用一些适合儿童的游戏化康复训练方式,提高儿童的依从性;老年患者则要根据其肌肉力量衰退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工具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比如使用较轻的哑铃进行小重量的肌肉收缩训练等。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患者在术后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比如戒烟、增加营养摄入等,会更有利于康复治疗的进行,身体能更好地适应康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病史影响: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术后2周后进入康复科治疗时,除了控制血糖外,在康复训练中要注意防止低血糖等情况,因为康复训练消耗能量,要确保患者在训练前后的血糖监测,必要时调整饮食或药物,以保证康复训练的安全进行。
总之,行左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开始康复科治疗的时间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伤口愈合、骨折固定稳定性、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