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多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早产儿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足月儿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221μmol/L,早产儿不超257μmol/L;病理性黄疸出现早、进展快,高峰期不固定且值远超生理性,还伴其他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黄疸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以防严重并发症,尤其特殊人群要重视。
大多数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期;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出现时间稍晚,多在出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到高峰期。这是因为新生儿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而代谢排泄能力相对不足,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在上述时间段达到较高水平。对于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一般不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一般不超过257μmol/L(15mg/dl)。
病理性黄疸高峰期
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较早,如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且黄疸进展迅速,其高峰期出现时间不固定,会随着病情发展持续升高。例如,溶血性黄疸多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黄疸出现早且进展快,高峰期会持续上升,血清胆红素浓度可远超生理性黄疸的范围,足月儿可能超过221μmol/L,早产儿可能超过257μmol/L,且可能伴有贫血、肝脾肿大等表现;感染性黄疸多因新生儿感染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影响胆红素代谢,黄疸高峰期也会不断上升,同时可能伴有发热、反应差等感染相关症状。
对于新生儿黄疸高峰期的情况,家长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情况,若发现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进展过快(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85μmol/L即5mg/dl)、程度过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超过221μmol/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或消退延迟(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仍不消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尤其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特殊人群,更要高度重视,及时监测和处理黄疸情况,以保障新生儿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