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前后壁膨出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病史采集需询问一般情况及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包括外阴视诊和阴道检查,阴道检查分前、后壁膨出检查及分度;辅助检查有压力性尿失禁相关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等,分别用于不同情况的评估。
症状表现:了解患者是否有下坠感、腰酸,尤其在久站、劳累后是否加重;是否有排尿、排便异常,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便秘等,因为阴道前后壁膨出可能影响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
体格检查
外阴视诊:观察外阴部有无肿物脱出,注意膨出物的大小、位置等情况。例如,阴道前壁膨出时,可见阴道前壁呈球状突出于阴道口外。
阴道检查:
阴道前壁膨出检查:让患者向下屏气增加腹压,观察阴道前壁膨出程度。根据膨出程度可分为3度,I度膨出是阴道前壁向下膨出,未达处女膜缘;II度膨出是部分阴道前壁膨出达处女膜缘;III度膨出是阴道前壁完全膨出于处女膜缘外。同时检查尿道、膀胱与膨出的关系,了解有无膀胱膨出及膀胱尿道连接部是否有改变。
阴道后壁膨出检查:同样让患者向下屏气增加腹压,观察阴道后壁膨出情况,可分为3度,I度膨出是阴道后壁向下膨出,未达处女膜缘;II度膨出是部分阴道后壁膨出达处女膜缘;III度膨出是阴道后壁完全膨出于处女膜缘外。还需检查有无直肠膨出等情况。
辅助检查
压力性尿失禁相关检查:对于伴有排尿异常的患者,可进行棉签试验,将棉签插入尿道,观察腹压增加时棉签的倾斜度,判断尿道下垂程度;尿动力学检查可评估膀胱功能、尿道压力等情况,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压力性尿失禁及与阴道前后壁膨出的关系。
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盆底结构,测量盆底各径线及评估盆底组织的形态和功能,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阴道前后壁膨出的程度及盆底支持组织的情况,尤其对一些无症状或轻度膨出的患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不同年龄、生育史的女性盆底超声表现可能有所差异,通过超声检查可更精准评估个体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能提供盆底结构的三维图像,对于复杂的阴道前后壁膨出情况,可更全面地评估盆底组织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程度,不过一般多用于科研或疑难病例的辅助诊断,在临床常规诊断中应用相对超声稍少,但对于一些需要精确评估盆底结构关系的情况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