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不同程度在影像学表现和肝功能指标上有差异,且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早期发现并据具体情况采取干预措施很重要,如调整生活方式对各程度脂肪肝关键,特殊人群需关注健康并及时就医评估。
一、轻度脂肪肝
(一)影像学表现
通过腹部超声检查时,轻度脂肪肝表现为肝脏实质回声稍增强,但仍可见肝内血管结构;CT检查可见肝脏密度轻度降低,但低于脾脏密度。
(二)肝功能指标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年龄、性别因素可能影响基础值,例如女性基础值可能相对男性稍低,长期大量饮酒者可能因酒精影响导致基础值变化,有基础肝脏病史者可能本身肝功能基础就异常。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脂饮食但程度较轻者可能处于轻度脂肪肝阶段。
二、中度脂肪肝
(一)影像学表现
腹部超声检查可见肝脏实质回声明显增强,血管结构显示欠清晰;CT检查可见肝脏密度明显降低,肝/脾CT值比值小于1,但大于0.7。
(二)肝功能指标
ALT、AST等升高较明显,多在正常上限的2-5倍之间,不同年龄人群对肝功能异常的耐受和表现可能不同,比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功能指标异常可能更易出现乏力等症状;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生理阶段可能影响肝功能指标的波动;长期大量饮酒者肝脏损伤基础上,中度脂肪肝时肝功能指标升高可能更显著,有慢性肝炎病史者基础肝功能异常,中度脂肪肝时会进一步加重。生活方式上,长期高脂、高热量饮食且缺乏运动的人群易发展为中度脂肪肝。
三、重度脂肪肝
(一)影像学表现
腹部超声检查可见肝脏实质回声显著增强,呈“亮肝”表现,血管结构难以辨认;CT检查可见肝脏密度显著降低,肝/脾CT值比值小于0.7。
(二)肝功能指标
ALT、AST等明显升高,常超过正常上限的5倍以上,年龄方面,老年人肝脏储备功能下降,重度脂肪肝时肝功能指标异常可能更易出现黄疸等严重表现;女性在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重度脂肪肝可能对肝功能影响更复杂;长期大量饮酒者重度脂肪肝时肝功能损害严重,可能出现肝功能衰竭相关表现;有肝硬化病史等基础疾病者,重度脂肪肝会加速病情进展,肝功能指标严重异常。生活方式上,长期酗酒、暴饮暴食且完全缺乏运动的人群易发展为重度脂肪肝。
通过影像学检查结合肝功能指标等综合判断脂肪肝的轻中重度,不同人群由于自身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脂肪肝的表现和诊断会有差异,早期发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干预措施很重要,例如调整生活方式对于各程度脂肪肝都关键,特殊人群更需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并及时就医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