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未及时处理会带来多方面不良影响,包括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致神经系统损伤、影响肝脏功能、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潜在影响、干扰免疫系统,新生儿耐受能力低,家长需密切关注黄染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不可逆损害
一、神经系统损伤
新生儿黄疸若未及时处理,血清中过高的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胆红素会沉积在基底神经节、脑干神经核等部位,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研究表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较高,可导致患儿出现手足徐动症、眼球运动障碍、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这与胆红素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密切相关,过高胆红素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进而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
二、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长期或严重的新生儿黄疸可能会对肝脏本身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黄疸的发生提示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而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重要器官,持续的胆红素升高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可能影响肝脏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肝脏的代谢、合成等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虽然新生儿肝脏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但过度的胆红素负荷会超出其代偿范围,影响肝脏的正常生理过程。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影响
有研究发现,新生儿黄疸可能与心血管系统的一些潜在变化相关。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导致心肌收缩力改变等情况。例如,胆红素可能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途径,使心肌的能量供应受到影响,进而对心血管的正常功能产生干扰,不过相对神经系统和肝脏等方面,其对心血管系统的直接影响机制相对复杂且研究相对在深入探索中,但不可忽视其潜在的影响可能性。
四、对免疫系统的干扰
新生儿黄疸状态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受到一定干扰。胆红素可能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活性,例如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等。这会使新生儿的免疫防御能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因为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入侵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黄疸带来的免疫干扰会使新生儿更容易遭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影响其健康预后。
特殊人群(新生儿)温馨提示:
新生儿由于其生理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对于黄疸的耐受能力较低,家长需密切关注新生儿皮肤黄染的情况,包括黄染出现的时间、进展速度以及黄染的范围等。一旦发现新生儿有黄疸相关异常表现,如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黄疸消退延迟(足月儿黄疸超过2周仍未消退,早产儿超过4周仍未消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功能尚不完善,黄疸对其造成危害的风险较高,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降低黄疸带来的不良后果至关重要,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避免因黄疸延误治疗而导致不可逆的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