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足月儿一般总胆红素不超12.9mg/dL、早产儿不超15mg/dL可先观察,有高危因素即使未达数值也可能需干预;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超12.9mg/dL、早产儿超15mg/dL,或胆红素每日上升快,及有溶血、感染等病史者需照蓝光,照蓝光时要保护眼与会阴,监测体温等,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生理性黄疸的蓝光照射标准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通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2.9mg/dL(221μmol/L),早产儿一般不超过15mg/dL(257μmol/L)时,可先观察,不一定需要照蓝光。但如果新生儿存在高危因素,如早产、低体重、溶血等情况,即使血清总胆红素值未达到上述数值,也可能需要提前干预照蓝光。例如,早产儿出生体重1000-1500g时,血清总胆红素达到7-8mg/dL(119-137μmol/L)可能就需要照蓝光;出生体重1500-2000g时,血清总胆红素达到10-12mg/dL(171-205μmol/L)可能需要照蓝光。这是因为早产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更弱,更容易出现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二、病理性黄疸的蓝光照射标准
1.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12.9mg/dL(221μmol/L),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15mg/dL(257μmol/L),一般需要考虑照蓝光治疗。对于一些高危的足月儿,如存在窒息、感染、低蛋白血症等情况时,血清总胆红素在10-12mg/dL(171-205μmol/L)时可能就需要开始照蓝光。
还有一种情况是胆红素每日上升速度较快,足月儿每日上升超过5mg/dL(85μmol/L),早产儿每日上升超过8.5mg/dL(145μmol/L),也需要及时照蓝光,因为胆红素上升过快会增加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
2.结合病史因素
对于有新生儿溶血病史的新生儿,即使血清总胆红素值未达到上述标准,也需要密切监测并尽早考虑照蓝光。因为新生儿溶血会导致大量红细胞破坏,胆红素生成过多,病情进展往往较快。例如,ABO血型不合溶血的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密切关注血清总胆红素变化,一旦达到照蓝光标准应立即进行。
对于有感染的新生儿,由于感染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即使血清总胆红素值处于生理性黄疸范围的高限,也可能需要提前照蓝光。因为感染会加重新生儿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负担,增加胆红素升高的风险和速度。
三、蓝光照射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人群提示
1.一般注意事项
在进行蓝光照射时,要保护新生儿的眼睛和会阴部,使用专用的眼罩和尿布遮挡,避免蓝光对眼睛和生殖器造成损伤。
照蓝光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体温、胆红素水平等指标。因为蓝光照射可能会引起新生儿体温升高,所以要注意调节环境温度,及时给新生儿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2.特殊人群提示
早产儿: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在蓝光照射时更易出现体温波动,要加强体温监测,根据体温情况适当调整保暖措施。同时,早产儿肝脏代谢功能更差,对胆红素的清除能力弱,在照蓝光过程中要更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低体重儿:低体重儿身体各器官功能更不成熟,照蓝光时除了要注意体温、胆红素监测外,还要注意营养支持,因为照蓝光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能量代谢,需要保证低体重儿的营养摄入,以促进其身体的恢复和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