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有多种表现,黄疸迅速加深,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致胆红素摄取等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分前驱、昏迷前期、昏睡期、昏迷期,与肝脏解毒功能减退有关;有出血倾向,因凝血因子合成减少等;部分有腹水,与门静脉高压等有关;可出现肝肾综合征,因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等;易发生感染,如肺部、腹腔、尿路感染等,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
一、黄疸相关表现
重型肝炎患者通常会出现迅速加深的黄疸,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17.1μmol/L或大于正常值上限的10倍。这是因为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其摄取、结合及排泄胆红素的功能发生障碍,使得血液中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在年龄方面,儿童患重型肝炎出现黄疸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肝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黄疸可能进展更为迅速,需要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
二、肝性脑病表现
1.前驱期:患者可能出现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例如焦虑、欣快激动、淡漠、睡眠倒错等。对于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精神状态的异常变化,如原本活泼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或过度兴奋等。成人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这些细微的性格和行为改变,应警惕重型肝炎导致肝性脑病的可能。
2.昏迷前期:会出现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等情况,表现为定向力和理解力减退,对时间、地点、人物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构图,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等。此阶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的影响也有差异,老年患者可能因基础健康状况不同,对肝性脑病的耐受能力更差,症状可能更易加重。
3.昏睡期:患者处于昏睡状态,但可以被唤醒,醒时尚可应答,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
4.昏迷期:昏迷逐渐加深,不能被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等。肝性脑病的发生与重型肝炎时肝脏解毒功能严重减退,体内毒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清除,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关。
三、出血表现
重型肝炎患者会有出血倾向,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出血较为常见,表现为呕血和黑便,严重时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同时可能伴有血小板减少及功能异常等因素。对于有基础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患重型肝炎时出血倾向可能更为严重,需要特别关注凝血指标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四、腹水表现
部分重型肝炎患者会出现腹水,早期腹水较少时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腹水增多,患者会有腹胀等表现,严重时腹部膨隆,状如蛙腹,可影响呼吸,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腹水的形成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有关。儿童患者出现腹水时,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相关指标,需要综合评估营养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处理腹水问题。
五、肝肾综合征表现
患者可出现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等表现。其发生机制主要是重型肝炎时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血管收缩,肾皮质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对于老年患者或本身存在肾脏基础疾病的重型肝炎患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可能更高,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采取相应的支持治疗措施以维持肾脏功能。
六、感染表现
重型肝炎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常见的有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尿路感染等。感染可表现为发热、相应感染部位的症状体征等,如肺部感染时可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腹腔感染时可出现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炎表现。不同年龄的重型肝炎患者感染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感染后可能发热不典型,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