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检查中B超可判断脂肪肝脂肪变程度与初步评估肝脏质地,CT能通过肝脾密度比判断脂肪肝及观察肝脏形态;实验室检查里肝功能指标中ALT、AST、GGT、TBIL、DBIL等在脂肪肝时会有相应变化,血脂指标中TC、TG在脂肪肝患者常升高;还可通过肝脏弹性测定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需结合患者多方面情况综合分析来制定诊疗方案。
一、影像学检查指标及意义
(一)B超检查
1.脂肪变程度判断:B超是脂肪肝常用检查方法,依据肝实质回声强度与血管显示情况判断脂肪变程度。轻度脂肪肝表现为肝实质回声稍增强,血管显示基本清晰;中度脂肪肝肝实质回声明显增强,血管显示模糊;重度脂肪肝肝实质回声极显著增强,血管几乎不能显示。不同年龄人群因肝脏代谢等功能差异,判断标准在细节上可能有细微差别,比如儿童肝脏相对更娇嫩,轻度脂肪肝时回声增强程度可能与成人有别;有长期酗酒史的人群,肝脏受酒精影响,B超表现可能更复杂。
2.肝脏质地评估:还可初步评估肝脏质地,脂肪肝时肝脏可能较正常稍致密,但B超对肝脏质地评估相对有限,需结合其他检查。
(二)CT检查
1.肝脾密度比:CT检查通过肝脾密度比来判断脂肪肝。正常肝脾密度比≥1,当肝脾密度比<1时提示脂肪肝,密度比越低脂肪肝程度可能越重。不同性别在代谢等方面有差异,女性可能因激素等影响,相同脂肪肝程度下肝脾密度比变化可能与男性有别;有肥胖病史的人群,CT下肝脾密度比改变可能更明显,因为肥胖本身是脂肪肝常见诱因。
2.肝脏形态观察:能更清晰观察肝脏形态,如有无肿大等情况,对于有基础肝病病史的患者,CT检查能更精准发现脂肪肝相关肝脏形态改变。
二、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意义
(一)肝功能指标
1.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轻度脂肪肝患者ALT、AST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中重度脂肪肝时这两项指标常明显升高。不同年龄儿童的肝功能指标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儿童ALT正常范围较成人低,所以儿童脂肪肝时ALT升高更需警惕;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肝功能指标可能有生理性波动,影响对脂肪肝相关肝功能异常的判断;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群,本身可能存在肝功能轻度异常,会干扰对脂肪肝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准确评估。
2.谷氨酰转肽酶(GGT):脂肪肝患者GGT常升高,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患者GGT升高更显著。有长期饮酒史的人群,GGT升高需首先考虑酒精性肝病相关,同时要排查是否合并脂肪肝;肥胖人群GGT也可能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判断是单纯肥胖还是肥胖合并脂肪肝。
3.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重度脂肪肝可能伴有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TBIL、DBIL升高。对于有黄疸症状的脂肪肝患者,需重点关注胆红素指标,不同年龄黄疸表现不同,儿童黄疸可能更易被忽视,需更细致观察;有肝胆疾病病史的患者,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脂肪肝合并胆道等相关问题。
(二)血脂指标
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肪肝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TC、TG多升高。肥胖人群往往同时存在血脂异常和脂肪肝,需综合管理;有家族性高脂血症的人群,发生脂肪肝的风险更高,且血脂控制更困难;老年人代谢减缓,血脂异常合并脂肪肝时,需注意药物等干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
三、其他检查及综合分析
(一)肝脏弹性测定
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或点剪切波弹性成像等方法测定肝脏弹性,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脂肪肝患者如伴有肝纤维化,肝脏弹性值会升高。对于长期脂肪肝患者,需定期进行肝脏弹性测定,监测病情进展;儿童进行肝脏弹性测定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因为儿童肝脏更脆弱;妊娠期女性由于生理变化,肝脏弹性测定结果可能有干扰,需谨慎解读。
(二)综合分析
要结合患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饮酒等情况)、病史(有无其他基础疾病等)进行综合分析。比如年轻男性,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B超提示中度脂肪肝,肝功能轻度异常,血脂升高,综合判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老年女性,有糖尿病病史,CT提示重度脂肪肝,肝脏弹性测定提示有肝纤维化,需考虑糖尿病相关脂肪肝合并肝纤维化,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