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穿孔是胃壁发生急性破裂,导致胃内容物(如胃酸、食物残渣等)突然漏入腹腔的急腹症,属于消化系统危重症。
其常见诱因包括胃溃疡未及时治疗、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损伤胃黏膜,或酗酒、暴饮暴食引发胃壁压力骤增。当胃壁的黏膜层、肌层直至浆膜层全层破裂时,胃液和消化酶会迅速刺激腹膜,引发剧烈腹痛,疼痛多始于上腹部,呈刀割样或烧灼样,并快速扩散至全腹。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腹部触诊时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若未及时处理,胃内容物持续漏出可引发弥漫性腹膜炎,甚至导致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诊断需结合病史、症状及腹部X线(可见膈下游离气体)、CT等检查。治疗以急诊手术修补穿孔、清除腹腔污染物为主,术后需针对病因(如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