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漏的发生因素包括创伤性因素(颅脑外伤致颅骨骨折使硬脑膜破裂、医源性损伤如神经外科手术操作不当)、先天性因素(先天性颅骨发育异常致硬脑膜与外界相通或有潜在漏通道)及其他因素(颅内感染致脑膜炎症坏死),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在各因素影响下发生脑脊液漏的情况不同,如儿童颅脑外伤后更易发生且恢复难,老年、糖尿病患者医源性脑脊液漏风险或恢复情况不同,新生儿先天性颅骨发育异常时脑脊液漏可能早现,免疫力低下或老年人颅内感染后发生脑脊液漏几率升高。
医源性损伤:在一些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如垂体瘤切除术、后颅窝手术等,如果操作不当损伤了硬脑膜,就可能引起脑脊液漏。手术中对颅底结构的分离、切除病变组织时的操作等都可能导致脑膜破损。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颅底结构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变,手术中发生医源性脑脊液漏的风险相对较高;而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能力较差,即使手术中脑膜损伤程度较轻,也更易发生脑脊液漏且恢复时间可能延长。
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颅骨发育异常:某些先天性的颅骨缺损等发育异常情况,可使硬脑膜直接与外界相通或存在潜在的脑脊液漏通道。例如,先天性颅裂,多在颅底部位存在先天性的裂隙,使得脑脊液可以通过裂隙漏出。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影响,颅骨发育出现异常。对于患有先天性颅骨发育异常的新生儿,脑脊液漏可能在出生后不久就表现出来,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
其他因素
颅内感染:严重的颅内感染,如脑膜炎等,可能导致脑膜炎症、坏死,进而引起脑脊液漏。感染可破坏脑膜的结构和完整性,使脑脊液能够通过破损处漏出。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艾滋病患者等,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较高,一旦发生颅内感染,发生脑脊液漏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此外,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颅内感染后发生脑脊液漏的几率也会有所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