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有多种表现,疼痛是最早突出症状之一,中老年、有不良生活方式及心血管病史人群更易出现,部分患者随后有全身症状,疼痛剧烈时伴胃肠道症状,起病1-2天内易有心律失常,疼痛期常血压下降,不缓解达一定程度成休克表现,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和病史也有影响。
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年龄较小人群一般较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胃肠道症状体现不常见。女性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胃肠道症状可能与男性无本质差异,但需结合具体个体情况。生活方式良好人群相对发生胃肠道症状可能相对轻些,而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胃肠道症状可能更突出。有胃肠道基础病史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胃肠道症状可能因基础状态影响而表现不同。
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可伴有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心律失常表现有所不同,老年人可能基础心脏功能较差,心律失常出现时更易导致严重后果。女性发生心律失常时需关注与月经周期等可能相关的激素影响等因素。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等可增加心律失常发生风险,从而影响其作为最早症状相关情况的呈现。有心律失常病史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新出现的心律失常可能更易被察觉且需要更密切监测。
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ml/h)、神志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休克表现。不同年龄患者对低血压和休克的耐受及表现不同,儿童几乎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致低血压休克情况。女性发生休克时需考虑与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无关的情况,其表现与男性在本质上是对循环功能障碍的反应,但具体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生活方式中严重缺乏营养等可影响机体对低血压休克的耐受,有高血压等病史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出现低血压休克可能与基础血压情况等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