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部分患者会出现先兆症状,包括胸痛相关表现(疼痛性质改变、新出现胸痛,老年及有基础病史者表现可能不典型)、全身症状(乏力、低热,老年人反应可能不明显)、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易被误诊,有相关家族史者需警惕),多样表现且不同人群有差异,及时识别利于早期干预改善预后。
胸痛相关表现:
疼痛性质改变:原本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胸痛发作频率增加,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比如以往活动后出现胸痛休息几分钟可缓解,现在轻微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发作,疼痛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可达数十分钟,且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效果变差。从年龄角度看,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感知不如年轻人敏感,先兆症状可能不典型,更易被忽视。
新出现的胸痛:以往从未有过胸痛症状的人,突然出现胸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等部位放射,疼痛性质可为压榨性、闷痛、憋痛等。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出现这种新发生的胸痛更要警惕心肌梗死先兆。
全身症状: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无力,疲劳感明显,休息后也难以缓解。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吸烟、缺乏运动的人群,出现乏力更易被归咎于生活习惯,但需警惕可能是心肌梗死先兆。
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这是因为心肌坏死物质吸收引起的发热。对于老年人,机体反应性较差,发热可能不明显,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有些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比如本身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人,出现恶心、呕吐时,若同时伴有胸痛等不适,要考虑心肌梗死可能。女性患者在心肌梗死发病前出现胃肠道症状时,有时更容易被忽视其心脏方面的问题。
上腹部不适: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胀满等,类似消化不良的症状。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出现这种上腹部不适,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先兆。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的先兆症状多样,不同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及时识别先兆症状有助于早期干预,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