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的诊断需通过多方面综合评估,包括详细采集病史,观察肾脏及肾外相关临床表现,进行尿常规、自身抗体、补体、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及必要时行肾活检(为金标准,特殊情况需谨慎评估),综合各方面情况准确诊断狼疮性肾炎。
临床表现观察
肾脏相关表现: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高血压等。不同患者肾脏受累程度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肾外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外表现也有助于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如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口腔溃疡、关节肿胀疼痛、脱发、浆膜炎(如胸膜炎、心包炎)等。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是初步筛查肾脏病变的重要检查,可发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异常,尿蛋白定量可评估蛋白尿的程度,24小时尿蛋白定量若超过0.5g则提示有蛋白尿存在。
自身抗体检测
抗核抗体(ANA):几乎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ANA均可阳性,但特异性较低,其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抗双链DNA(ds-DNA)抗体: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特异性较高,且其滴度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活动期患者往往呈阳性且滴度升高。
抗Sm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记性抗体,阳性率约20%-30%,特异性高,但与疾病活动度无关。
补体检测:血清补体C3、C4水平在狼疮活动时往往降低,尤其是C3降低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和病情活动评估有重要意义。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可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肾功能损害,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
肾脏病理检查
肾活检:是诊断狼疮性肾炎的金标准。通过肾活检可以明确肾脏病变的病理类型,不同的病理类型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肾活检可以在B超引导下进行,相对安全,但对于有严重出血倾向、重度高血压、孤立肾等特殊情况的患者需要谨慎评估是否适合进行肾活检。例如,儿童患者进行肾活检时需要充分评估其配合度以及出血风险等情况,要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临床表现观察、实验室检查和肾脏病理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才能准确诊断狼疮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