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活动、饮食)、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疗法、中医中药治疗及并发症防治(感染、血栓形成等的防治),各治疗方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儿童、老年等调整并注意相关事项。
饮食: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如瘦肉、鸡蛋、牛奶等,以补充机体丢失的蛋白质,但肾功能不全时需限制蛋白摄入;同时要注意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控制在3g以下,减少水钠潴留;还需适当控制磷的摄入,避免加重肾脏损伤。女性患者在饮食方面需注意营养均衡,满足自身及可能存在的妊娠等特殊情况的需求;老年患者则要根据其肾功能、消化功能等调整饮食结构。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基础药物,如泼尼松等。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发挥作用。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时需密切关注生长发育情况;老年患者要注意可能出现的骨质疏松、感染等不良反应。
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可有效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性,常用于活动程度较严重的狼疮性肾炎。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儿童使用时需权衡利弊,注意药物对性腺等的潜在影响;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吗替麦考酚酯:适用于狼疮性肾炎的维持治疗等情况,相对副作用可能较环磷酰胺小一些。用药时同样需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血浆置换疗法
对于一些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可采用血浆置换疗法,清除血液中的自身抗体等有害物质。但该疗法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严格掌握。儿童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时要注意液体平衡等问题;老年患者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是否能耐受该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一些中药制剂可能对狼疮性肾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如某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但需在正规中医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进行辨证论治。儿童使用中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安全性;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对中药代谢的影响。
并发症的防治
感染:狼疮性肾炎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易发生感染,要注意预防,如保持环境清洁、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等。一旦发生感染,要根据感染的病原体选用合适的抗生素等进行治疗。儿童患者发生感染时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观察;老年患者感染后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护理。
血栓形成: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栓,要注意评估血栓风险,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等进行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