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漏是腰椎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由硬脊膜破损致脑脊液漏出,临床表现多样,包括与体位相关的头痛、低颅压性头晕、恶心呕吐,还有颈项强直、意识改变及切口相关表现如渗液、愈合不良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临床表现
1.头痛
发生机制:脑脊液漏出后,颅内压降低,颅内血管扩张刺激痛觉感受器引起头痛。
特点:头痛多在平卧时减轻,站立、坐起或活动后加重。疼痛部位可位于额部、颞部或枕部等,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但常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异常表现,可能与儿童对头痛的感知和表达不同有关,且儿童由于颅骨尚未完全骨化,颅内压变化的缓冲能力与成人不同,头痛表现可能更不典型。
2.低颅压性头晕
发生机制:脑脊液量减少,脑实质下沉,牵拉颅内血管、神经等结构引起头晕。
特点:头晕症状也与体位相关,与头痛表现常伴随出现,在体位改变时加重,影响患者的平衡和活动能力,对于有基础疾病或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从事需要良好平衡能力工作的人群,头晕可能会明显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
3.恶心、呕吐
发生机制:颅内压降低刺激呕吐中枢导致恶心、呕吐。
特点:可单独出现或与头痛、头晕伴随出现,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胃肠道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恶心、呕吐可能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等更严重的后果,需要特别关注。
4.颈项强直
发生机制:脑脊液漏后,化学性刺激引起脑膜反应,导致颈项部肌肉紧张。
特点:儿童患者由于肌肉力量和神经系统发育特点,颈项强直的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可能仅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等相对较轻的症状;而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颈部肌肉退变等基础情况,颈项强直可能会加重其颈部不适和活动障碍。
5.意识改变
发生机制:严重脑脊液漏导致颅内压过低,脑灌注不足,影响脑功能。
特点:在病情较重的患者中出现,儿童患者由于脑储备功能相对较差,可能更早出现意识改变的表现,如精神萎靡等;老年患者本身脑功能有一定退变,意识改变可能会更易发生且恢复相对较慢。
6.切口相关表现
切口渗液:手术切口处可见清亮液体渗出,这是脑脊液漏出的直接表现之一。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为娇嫩,切口渗液可能会刺激皮肤引起局部皮疹等情况;老年患者皮肤愈合能力较差,切口渗液可能会增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切口愈合不良:长期脑脊液漏可能影响切口的正常愈合,导致切口裂开等情况,儿童患者切口愈合相对较快,但脑脊液漏如果未及时处理也可能影响其愈合;老年患者切口愈合慢,脑脊液漏会进一步延长切口愈合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