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期有尿量改变、水肿、电解质紊乱相关症状、代谢性酸中毒及消化道、贫血等表现,多尿期尿量增多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恢复期尿量正常水肿消退等,儿童症状不典型且电解质紊乱明显,老年人易与基础病混淆且病情进展快,特殊病史人群表现因病史不同有差异需关注。
一、少尿或无尿期症状
1.尿量改变: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少于100ml称为无尿,部分患者可出现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量可不减少,但肾小球滤过率仍持续降低。
2.水肿表现:因水钠潴留可出现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甚至伴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
3.电解质紊乱相关症状:
高钾血症:可表现为心悸、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心脏骤停,高钾血症还可能导致肌肉无力、麻木等。
低钠血症: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抽搐等。
4.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出现深大呼吸(库斯莫尔呼吸),伴有乏力、意识障碍等表现。
5.其他系统表现: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还可能出现贫血相关表现,如面色苍白、头晕等,因肾功能衰竭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所致。
二、多尿期症状
此期尿量开始增多,由少尿期的尿量逐渐恢复至正常尿量范围。但此阶段由于大量尿液排出,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常见低血钾、低血钠等,表现为乏力、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同时,患者肾功能仍未完全恢复,可能仍存在水肿、贫血等表现。
三、恢复期症状
随着肾功能逐渐恢复,尿量恢复正常,水肿逐渐消退,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得以纠正。但部分患者可能仍有虚弱、乏力、轻度贫血等表现,一般经一段时间调养可逐渐恢复,但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
四、不同人群特点
1.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儿童症状可能不典型,除尿量改变外,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多见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加重的儿童),且儿童对电解质紊乱的耐受性较差,电解质紊乱相关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需加强监测。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症状可能与基础疾病表现混淆,且老年人肾功能储备差,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水肿、电解质紊乱等表现可能更隐匿,需警惕。
3.特殊病史人群:如有慢性肾脏病史的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可能较原发疾病加重,需更密切关注肾功能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有严重感染、休克病史的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因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等因素,少尿或无尿期表现可能更突出,需积极纠正原发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