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法(屏气法、按压颈动脉窦、压迫眼球)和药物治疗(如腺苷)处理;发作间期要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诱因、适度运动)、治疗基础疾病;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刺激迷走神经法要轻柔,老年人刺激迷走神经法需小心且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妊娠期女性要权衡治疗对胎儿影响并谨慎选择治疗措施。
一、发作时的处理
(一)刺激迷走神经法
1.屏气法:让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呼气,可通过影响自主神经反射来尝试终止心动过速,适用于无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
2.按压颈动脉窦: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先按压一侧颈动脉窦约5-10秒,若无效再按压另一侧,注意不能同时按压两侧,以免引起脑缺血等严重后果,老年人等颈动脉窦敏感者需谨慎使用。
3.压迫眼球:让患者闭眼向下看,用手指在眶下压迫眼球,每次10秒左右,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禁忌,因为可能会导致眼压升高、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眼部并发症。
(二)药物治疗
可选用腺苷等药物,腺苷起效快,静脉注射后数秒内起效,但可能会引起面部潮红、呼吸困难、胸部不适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二、发作间期的处理
(一)生活方式调整
1.避免诱因: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大量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等,这些因素可能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适度运动:对于一般人群,可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加重心脏负担,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运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病因治疗
如果是由器质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引起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冠心病患者需改善心肌供血,心肌病患者需针对心肌病类型进行相应治疗。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需特别注意,因为儿童心肺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在采取刺激迷走神经法时要更加轻柔,如压迫眼球不能用力过猛。药物治疗时需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对儿童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发作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处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刺激迷走神经法需更加小心,如按压颈动脉窦时间不宜过长,幅度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心脑血管意外。药物治疗时要考虑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需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需权衡治疗措施对胎儿的影响。刺激迷走神经法相对较为安全,但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药物治疗需谨慎,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应在妇产科医生和心内科医生共同评估下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