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五期即尿毒症期难以完全治好,此时肾脏结构严重不可逆破坏,病理改变难逆转,治疗靠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需定期进行且要考虑不同人群情况)、腹膜透析(有并发症风险及需考虑不同人群)、肾移植(肾源有限且需长期用免疫抑制剂及考虑不同人群),预后受基础疾病(基础病控制可延缓进展但肾功难恢复)和并发症情况(如心血管并发症等对不同人群影响大)影响,需综合多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一、病理基础
肾脏的结构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不可逆性破坏,肾小球大部分硬化、肾小管萎缩等,这些病理改变是难以逆转的。例如,长期的慢性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逐渐进展到五期,肾脏的固有细胞损伤、细胞外基质大量堆积等过程已经造成了肾脏结构的永久性破坏。
二、治疗目标与手段
1.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通过机器过滤血液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需要定期进行,一般每周需要进行2-3次,每次透析时间约4小时左右。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要考虑其心肺功能等情况是否能耐受透析过程;儿童患者则需要特别注意血管通路的建立和透析过程中的营养支持等问题,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透析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腹腔内的透析液来进行溶质交换和水分清除。对于一些行动相对较方便、腹膜功能尚可的患者适用。但腹膜透析可能会出现腹膜炎等并发症,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的患者,发生腹膜炎的风险更高。
肾移植:是最理想的替代治疗方式,但肾源有限,并且肾移植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移植肾发生排斥反应。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和剂量调整需要特别谨慎,儿童患者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时要考虑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老年人则要关注免疫抑制剂可能带来的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三、预后影响因素
1.基础疾病:如果基础疾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如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高血压肾病患者血压控制平稳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透析开始后的进展,但肾脏的功能无法恢复。例如,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能将血糖长期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可能会使肾病进展速度减慢,但最终还是会进入尿毒症期需要替代治疗。
2.并发症情况:尿毒症期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肾性骨病、贫血等。心血管并发症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对于老年人,本身心血管系统就相对脆弱,更容易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儿童患者则要关注肾性骨病对其骨骼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可能导致生长迟缓、骨骼畸形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五期很难完全治好,主要依靠替代治疗来维持生命,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多方面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