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引发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及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包括高钾血症(肾脏排钾少、组织分解致细胞内钾释出,可致心律失常,儿童耐受性差)、低钠血症(水潴留或肾小管重吸收钠少致,可致乏力等,老年代偿差易现严重神经症状)、高镁血症(肾脏排镁少、摄入多致,可致肌无力等,儿童神经抑制明显);酸碱平衡紊乱主要是代谢性酸中毒(肾脏排酸少、固定酸产生多等致,可致呼吸加深加快等,婴幼儿呼吸系统代偿弱易受累);氮质血症因肾小球滤过率降致含氮废物蓄积,可致全身各系统中毒症状,儿童神经系统症状突出且影响生长发育。
一、电解质紊乱
(一)高钾血症
1.发生机制: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肾脏排钾减少,同时组织分解代谢增强,细胞内钾释放到细胞外,若患者合并感染、溶血等情况,会进一步加重高钾血症。
2.对机体的影响:高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等,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心电图可表现为T波高尖、QRS波增宽等。
3.特殊人群情况:儿童患者对高钾血症的耐受性更差,更易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血钾水平及心电图变化。
(二)低钠血症
1.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水潴留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也可因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等原因导致。
2.对机体的影响:低钠血症可引起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脑水肿,表现为头痛、嗜睡、抽搐甚至昏迷等。
3.特殊人群情况:老年患者由于机体代偿能力下降,低钠血症可能会更快地导致严重神经系统症状,需谨慎处理。
(三)高镁血症
1.发生机制:肾脏排镁减少,而机体摄入镁过多(如含镁药物使用等)时易出现高镁血症,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这种情况更易发生。
2.对机体的影响:高镁血症可抑制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导致肌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严重时可抑制呼吸中枢,引起呼吸抑制。心电图可出现PR间期延长等改变。
3.特殊人群情况:儿童患者高镁血症时,神经系统抑制表现可能更为明显,需注意观察呼吸及神经肌肉功能。
二、酸碱平衡紊乱
(一)代谢性酸中毒
1.发生机制:肾脏排酸能力下降,同时体内固定酸产生增多,如乳酸、酮体等生成增加,而碳酸氢根离子重吸收减少,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2.对机体的影响:代谢性酸中毒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Kussmaul呼吸),以排出更多二氧化碳来代偿,还可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律失常等。
3.特殊人群情况:婴幼儿患者由于呼吸系统代偿能力相对较弱,代谢性酸中毒时可能更快出现呼吸功能改变及循环系统受累,需及时干预。
三、氮质血症
1.发生机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含氮的代谢废物如尿素、肌酐等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在体内蓄积。
2.对机体的影响:氮质血症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的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还可累及神经系统,出现头痛、烦躁、抽搐、昏迷等表现。
3.特殊人群情况:儿童患者氮质血症时,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更为突出,且生长发育可能受到影响,需关注其营养及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