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有诸多表现,包括尿量显著减少;存在体液平衡紊乱,如水分潴留致全身水肿、稀释性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出现高钾、低钠等及其他电解质异常;有代谢产物潴留,如氮质血症引发消化系统等症状、酸中毒表现;消化系统有食欲不振等症状;心血管系统可出现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一、尿量变化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突出的表现是尿量显著减少,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小儿24小时尿量少于200ml称为少尿。这是因为肾脏的滤过功能急剧下降,导致生成的尿液量减少。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少尿的判定标准有所不同,新生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为少尿。
二、体液平衡紊乱相关表现
1.水潴留:由于尿量减少,水分排出减少,导致水在体内潴留。患者可出现全身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甚至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对于儿童患者,水肿可能会影响其呼吸等功能,因为胸腔积液可能压迫肺部,导致呼吸困难。同时,水潴留还可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出现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障碍等表现。
2.电解质紊乱
高钾血症:钾离子排出减少,而机体代谢又不断产生钾离子,导致血钾升高。高钾血症可引起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心脏骤停。不同年龄人群对高钾血症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相对成人更易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等表现。
低钠血症:除了水潴留导致的稀释性低钠血症外,还可能因为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真正的低钠血症。患者可出现乏力、精神萎靡、恶心、呕吐等表现,严重低钠血症可引起脑水肿,出现抽搐、昏迷等。
其他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出现高磷血症、低钙血症等,高磷血症可引起皮肤瘙痒等,低钙血症可导致手足抽搐等。
三、代谢产物潴留相关表现
1.氮质血症: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体内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如尿素、肌酐等不能及时排出,导致血中尿素氮、肌酐等升高,出现氮质血症。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症状,还可能出现乏力、头痛、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对于儿童患者,氮质血症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代谢废物的潴留会干扰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
2.酸中毒: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导致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出现深大呼吸、精神萎靡、嗜睡等表现,严重酸中毒可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心律失常等。
四、消化系统表现
多数患者在少尿期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这是因为体内代谢产物潴留,刺激胃肠道黏膜,同时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对于婴幼儿患者,可能会表现为拒食、吐奶等情况,需要特别关注其营养状况,因为消化系统症状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而患儿在疾病状态下对营养的需求较高。
五、心血管系统表现
由于水钠潴留,患者可出现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同时,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等可引起心律失常。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心血管基础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心血管系统表现可能会使原有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