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脑积水患儿需从多方面进行护理,要定期监测头围及神经系统症状,生活中注意体位、安全防护,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并控制液体摄入,婴儿期和幼儿儿童期有不同注意事项,以保障患儿健康,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一、病情监测
1.头围变化:定期测量患儿头围,正常婴儿头围增长有一定规律,先天性脑积水患儿头围往往异常增大,若发现头围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正常婴儿(正常婴儿出生后前3个月头围每月增长约1.2-1.3cm,3-6个月每月增长约0.6-0.7cm,6-12个月每月增长约0.3-0.4cm),需及时就医。因为头围异常增大可能提示脑积水病情有进展。
2.神经系统症状:观察患儿是否有呕吐、烦躁不安、嗜睡、抽搐、目光呆滞、发育迟缓等神经系统症状。例如,若患儿原本能短暂抬头,但近期抬头困难,或者原本对周围事物有一定反应,现在反应明显迟钝,都可能与脑积水病情变化有关。
二、生活护理
1.体位:患儿睡眠时可适当垫高头部,有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积水相关的颅内压增高情况。但要注意体位调整需适度,避免引起患儿不适或导致其他不良情况。
2.安全防护:由于脑积水患儿可能存在运动发育落后、平衡能力差等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防护,防止患儿跌倒受伤。例如,在患儿活动区域铺设柔软的地垫,家具边缘做好防撞处理等。对于年龄较小、无法自主活动的婴儿,抱持时要稳妥,避免晃动过大。
三、饮食方面
1.营养均衡:保证患儿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婴儿要坚持母乳喂养或合理喂养配方奶,随着年龄增长及时添加辅食,确保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要注意辅食添加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避免一次添加过多新食物引起消化不良。
2.控制液体摄入:适当控制患儿的液体摄入量,尤其是对于存在颅内压增高表现的患儿,过多液体摄入可能会加重脑水肿,进而加重脑积水病情。但要注意保证患儿水分的基本需求,避免因液体摄入过少导致脱水等情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期是先天性脑积水病情发展较为关键的阶段,家长要格外关注婴儿的喂养、头围变化及精神状态等。由于婴儿不会表达自身不适,家长需更加细心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婴儿的日常护理要特别注意卫生,防止发生感染等情况,因为感染可能会影响脑积水的病情及治疗。
2.幼儿及儿童:幼儿及儿童阶段要注意其运动、智力等发育情况,与正常儿童相比,若出现发育落后等情况要警惕脑积水相关问题。在生活中要引导患儿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但要注意训练强度和方式要适合患儿的年龄和病情程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患儿疲劳或损伤。同时,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由于疾病可能影响外观或发育等,患儿可能会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家长和医护人员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总之,先天性脑积水患儿日常要从病情监测、生活护理、饮食等多方面多加注意,尤其是特殊人群如婴儿、幼儿及儿童等更要根据其特点做好相应的护理和观察工作,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保障患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