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病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视物模糊、飞蚊症、视野缺损以及眼底病变相关表现如眼底出血、视网膜渗出等,糖尿病患者需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早期发现和治疗眼部病变来保护视力。
视物模糊:这是糖尿病眼病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血糖波动会影响眼内的渗透压,导致晶状体的屈光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出现视物模糊的现象。比如,当血糖突然升高时,眼内的房水渗透压升高,水分进入晶状体,使其变凸,屈光度增加,就会出现近视样的视物模糊;而当血糖降低时,又可能出现远视样的视物模糊。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会进一步加重血糖的不稳定,进而影响眼部的生理状态。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如果出现视物模糊,需要及时监测血糖,并到眼科进行检查,以明确眼部情况。
飞蚊症:患者会感觉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就像蚊蝇飞舞一样。这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血管病变,导致玻璃体出现混浊。玻璃体是眼内的一种透明胶状物质,当视网膜发生病变时,可能会有一些细胞或代谢产物进入玻璃体,使其变得混浊,从而出现飞蚊症的症状。不同病史长度的糖尿病患者,飞蚊症出现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可能不同。病史较长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视网膜病变的累积效应,飞蚊症出现的可能性相对较高,而且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对于出现飞蚊症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玻璃体混浊加重,甚至引发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
视野缺损:表现为视野范围缩小,患者能看到的范围比正常人变窄。这是因为糖尿病眼病影响了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导致相应区域的视觉信息传递受阻。随着病情的进展,视野缺损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时会出现管状视野,即患者只能看到前方很小范围的物体,就像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一样。在年龄方面,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眼部组织的退行性变,视野缺损可能会更容易发生且进展相对较快。有糖尿病病史的老年人如果出现视野变化,要格外重视,及时进行眼科检查和相应的治疗干预,以尽量保留现有的视野范围。
眼底病变相关表现
眼底出血: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视网膜上有出血点。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会使血管壁变得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出血的量和部位不同,对视力的影响也不同。少量的眼底出血可能暂时对视力影响不大,但如果出血较多,就会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对于有糖尿病病史且伴有高血压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眼底出血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因为高血压会进一步损伤血管,加重糖尿病眼病的病情。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底出血等病变并及时处理。
视网膜渗出: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上有渗出物。这是由于视网膜血管病变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出到视网膜组织中。渗出物的存在会影响视网膜的正常功能,长期的视网膜渗出可能会导致视网膜水肿、黄斑病变等更严重的眼部问题。在生活方式上,吸烟的糖尿病患者会加重视网膜渗出的情况,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所以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戒烟,以减少对眼部血管的进一步损害。
糖尿病眼病的症状多样,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眼部病变,保护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