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症症状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症可引发多种症状,包括神经系统的颈部、肩部及上肢疼痛、肢体感觉异常、运动功能障碍;脊髓空洞相关的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肌肉萎缩与无力、脊髓空洞节段水平的皮肤改变;还有其他系统的颅神经症状、平衡与协调障碍,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表现有所差异,相关症状发生率各有不同。

一、神经系统症状

1.颈部、肩部及上肢疼痛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均可出现,一般是由于小脑扁桃体下疝压迫脊髓神经根等结构引起。儿童可能因颈部疼痛表现为不愿活动颈部,成人则可能因疼痛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刺痛等。研究发现,在部分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症患者中,约70%以上存在颈部、肩部及上肢的疼痛症状,这是因为脊髓空洞症导致相应节段的神经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引发疼痛。

2.肢体感觉异常

可表现为肢体麻木,如手部、足部的麻木感。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可能不易准确表述,往往表现为对疼痛、温度等刺激的反应不敏感。成年人则可能自觉手脚麻木,影响精细动作的完成。这是由于脊髓空洞症影响了感觉传导通路,使得神经传导异常,导致感觉异常。相关研究显示,约60%-80%的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异常。

3.运动功能障碍

上肢肌力下降较为常见,患者可能出现拿东西费力,如拿不住筷子等情况。对于儿童来说,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运动发育,如走路不稳、精细动作发育落后等。随着病情进展,下肢也可能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为行走困难、步态异常等。这是因为脊髓空洞症累及了运动神经元通路,导致肌肉的运动控制出现问题。临床观察发现,约50%以上的患者会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

二、脊髓空洞相关症状

1.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这是本病较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表现为痛觉、温度觉减退或消失,而触觉保留。例如,患者可能对冷热感觉不敏感,但是能感觉到物体的接触。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中都可能出现,儿童可能在日常活动中因不能准确感知温度而有烫伤、冻伤等风险,成年人则可能在工作生活中因对疼痛感知不灵敏而延误病情。这是由于脊髓内的痛觉和温度觉传导纤维受到空洞的影响,而触觉纤维相对保留所致。

2.肌肉萎缩与无力

多见于上肢手部小肌肉,如小鱼际肌、骨间肌等。儿童若出现此情况会影响手部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如抓握能力差。成年人则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无法完成精细的手工操作等。这是因为脊髓空洞导致相应节段的前角细胞受损,使得所支配的肌肉失去神经的营养和控制,逐渐出现萎缩和无力。有研究表明,约40%-60%的患者会出现上肢肌肉的萎缩与无力情况。

3.脊髓空洞节段水平的皮肤改变

可能出现皮肤增厚、多汗或无汗等情况。在儿童中,由于皮肤较为娇嫩,可能更容易出现皮肤的异常表现,如家长可能发现孩子相应节段皮肤有异常的出汗情况等。这是因为脊髓空洞影响了自主神经功能,导致皮肤的汗腺等功能失调。

三、其他系统相关症状

1.颅神经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颅神经受累的表现。对于儿童来说,吞咽困难可能影响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成年人则可能因声音嘶哑影响社交和工作。这是因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可能波及到颅神经核团或其传导通路,导致相应颅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研究发现,约20%-3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颅神经症状。

2.平衡与协调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走路不稳,像醉酒步态一样。儿童可能在学步阶段或行走过程中表现出平衡问题,容易摔倒。成年人则会影响日常的行走安全,增加意外受伤的风险。这是由于小脑扁桃体下疝影响了小脑的正常功能,而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运动的重要结构。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病情进展速度缓慢,属于慢性病。脊髓空洞症患者脊髓内产生充满液体的异常空洞时,会导致感觉异常、营养障碍、肢体无力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渗漏怎么回事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后脑脊液渗漏可能与手术操作不当、脑膜炎、胶质瘤等因素有关。1、手术操作不当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包括后颅窝减压术、脑脊液分流术等。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硬脑膜受损,可使脑脊液从受损部位流出来,引起脑脊液渗漏。患者应该尽快去医院进行局部修复处理,防止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危害。2、脑膜炎如果患者存在脑膜炎,可分泌大量炎症因
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没有症状需要治疗吗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是指同时患有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没有症状的患者一般也是需要治疗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胚胎时期脑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先天性疾病,可能是由于脑积水、基因突变、脊髓脊膜膨出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而脊髓空洞症则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的伴随症状之一,如果患者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较为轻微,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方法进行对症治疗,比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成功率
王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一般是指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该病手术成功率总体较高,但是由于患者病情不同,所以成功率数值无法一概而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诱因不同,治疗难易程度存在差异,所以手术成功率也有区分。比如,如果是因为小脑畸形、小脑出血所造成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通常需要做急诊手术,该类手术可能会有一定的危险,手术成功率在80%左右。而如果是由于枕
脊髓空洞症会使人患癌症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不会使人患癌症。相反,癌症是脊髓空洞症的诱因之一。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因脊髓内液体异常流动而产生的退行性病变,髓内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小脑肿瘤等癌症因素可造成脊髓血管内液体外渗,影响正常脑脊液流动,造成脊髓空洞诱发该病。脊髓空洞症主要表现为病变处疼痛,手臂或颈胸处感觉障碍,脊髓相应支配区
脊椎空洞症有多严重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椎空洞症一般是指脊髓空洞症,其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通常比较严重。 脊髓空洞症起病缓慢,可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感觉过敏、动作不灵活、皮肤营养障碍、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所以比较严重。若患者能够积极接受治疗,生活质量往往可以得到改善,但不能治愈;但是如果未接受治疗,则病情会进一步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什么
张辉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一种先天性后脑畸形。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主要表现为小脑扁桃体通过枕骨大孔向下疝入到椎管内。这会导致颅颈交界区的神经、血管等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和牵拉。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颈部疼痛、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吞咽等功能。头痛通常为枕部或颈部的放射性疼痛
干性湿疹是怎么引起的,应注意什么
郑占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干性湿疹主要是由年龄增长、洗浴次数过多、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注意做好皮肤管理、穿戴合适的衣物、保持环境湿润等。 一、干性湿疹的病因 1、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长,皮脂腺的排泌功能和保水功能会逐渐降低,导致皮肤表面油脂和水分不足,引起干性湿疹。 2、洗浴次数过多 洗浴次数过多会清除皮肤表面保
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没有症状需要治疗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治疗。以下是需要治疗的原因: 1.病情进展风险:虽然目前没有症状,但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可能会逐渐进展,增加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 2.潜在并发症:未治疗的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脊髓空洞扩大、脑积水、脊柱侧弯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会严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风险大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神经外科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以下是关于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风险的具体分析: 1.手术风险的类型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可能涉及多种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麻醉风险:全身麻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手术风险: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感染、脑组织损伤等
小脑下疝脊髓空洞症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小脑下疝脊髓空洞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多种症状和并发症。以下是关于小脑下疝脊髓空洞症的一些重要信息: 一、症状 1.感觉异常 患者可能会感到手脚麻木、刺痛、无力或感觉丧失。 2.运动障碍 上肢或下肢可能出现无力、共济失调(协调问题)或肌肉抽搐。 3.疼痛 颈部、肩部或背部可能出现疼痛。
做腰椎穿刺手术会不会引起脊髓空洞症
陈仲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腰椎穿刺通常在腰4-5腰5骶1进行,很少在胸12腰1进行。当然也有一些胸椎椎间盘突出从腰1以上会涉及到脊髓,只有穿刺到脊髓才会损伤到脊髓,最终有可能引起脊髓损伤或脊髓空洞。但脊髓空洞很少是由于穿刺引起的,多数是原发的病变。腰椎穿刺所在的位置都是马尾的位置,即使穿到硬膜囊内,也不至于损伤马尾,可以避开针尖,所以一般腰椎穿刺不会引起脊髓空洞症
什么是小脑扁桃体下疝
邹哲伟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颅底发育畸形,就是颅腔狭小。小脑扁桃体应该容纳在颅腔里,但因为颅腔狭小,它就从颅腔和脊柱椎管相通的枕骨大孔疝到脊髓部分,就形成了小脑扁桃体下疝。轻度小脑扁桃体下疝没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如果下疝加重或者压迫时间长,形成了脊髓空洞以后,有可能出现颈项部疼痛或者双手发育问题,比如双上肢无力、麻木等。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治疗时机
邹哲伟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治疗,一般对于儿科的病人是强调有症状,包括影像上或是临床表现上的症状。如果发现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病人,会建议病人再进一步做颈椎、胸椎的核磁共振检查,因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合并有颈髓和胸髓的脊髓,出现空洞或者中央管明显的扩张,如果出现这两种情况便需要手术来处理了。还有部分孩子因为小脑扁桃体的压迫,出现吞咽的问题或
脊髓空洞症中晚期症状
闫秀中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脊椎空洞症晚期的症状,上肢会出现手部肌肉的萎缩,皮肤营养障碍,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下肢也会出现温度觉或者是痛觉的消失,也可以出现下肢肌肉萎缩、无力,严重的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所以,脊髓空洞症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中晚期的不可逆的损伤。
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
袁明武 主任医师
柳州市工人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早期脊髓空洞症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出现症状,会表现为分离性的感觉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还会有束带感。肢体运动和反射异常是脊髓空洞症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对于脊髓空洞症,在早期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如果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进行脑积液的分流手术。
颈椎脊髓空洞症的症状
闫秀中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颈椎脊髓空洞症表现为相应神经支配区的痛觉、运动症状以及自主神经损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前胸、后背、上臂等部位以及手的痛觉和温度觉的感觉障碍。患者的触觉和深感觉保留,也就是临床上出现的所谓分离性感觉障碍,也可以出现手部的骨间肌、鱼际肌等肌肉的萎缩或瘫痪,有时候上臂尺侧的肌肉也可以出现萎缩,严重的可以形成爪形手。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