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头痛、呕吐不一定是脑瘤,其他常见原因有普通感冒或流感、胃肠型感冒、偏头痛等;脑瘤引起的头痛呈进行性加重、清晨严重,呕吐多为喷射性,还伴视力下降等其他症状;可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影像学、实验室检查)鉴别;儿童出现头痛、呕吐应及时就医,就医时注意安全护理等,确诊后依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及护理。
一、儿童头痛、呕吐不一定是脑瘤
儿童出现头痛、呕吐症状时,脑瘤只是其中一种可能病因,但并非所有头痛、呕吐都是脑瘤引起。
(一)其他常见原因
1.普通感冒或流感
对于儿童来说,感冒病毒感染较为常见。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发热(部分儿童可能体温不高),同时刺激头部神经引起头痛,并且影响胃肠道功能出现呕吐症状。例如,流感病毒感染时,除了头痛、呕吐,还常伴有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表现,这是因为病毒在体内引发免疫反应,影响多个系统功能。
2.胃肠型感冒
主要由柯萨奇病毒等引起,除了有普通感冒的一些症状外,更突出胃肠道症状。儿童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病毒侵犯胃肠道后,导致胃肠蠕动紊乱,出现呕吐,同时可能伴有轻度头痛,多与病毒感染导致的全身不适有关。
3.偏头痛
在儿童中也并不罕见,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偏头痛发作时,儿童可能出现单侧或双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部分儿童在发作前还可能有视觉先兆,如看到闪光、暗点等。其发病机制与神经血管调节功能紊乱有关,儿童时期内分泌变化等因素可能诱发偏头痛发作。
二、脑瘤引起儿童头痛、呕吐的特点及相关表现
1.头痛特点
脑瘤引起的头痛往往呈进行性加重。开始可能为间歇性头痛,随着肿瘤逐渐生长,颅内压逐渐升高,头痛会变得持续且程度加重。疼痛部位多不固定,但随着肿瘤部位不同有所差异,例如肿瘤位于额叶可能前额部疼痛明显,位于枕叶可能后枕部疼痛明显。并且,这种头痛在清晨时往往较为严重,可能与夜间睡眠时颅内压力相对变化有关,儿童可能会因为头痛在睡眠中痛醒。
2.呕吐特点
脑瘤导致的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与胃肠型感冒等引起的非喷射性呕吐不同。喷射性呕吐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压迫刺激呕吐中枢导致的。而且往往在头痛剧烈时出现,不伴有恶心的先兆,儿童可能在没有明显恶心感觉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呕吐。
3.其他伴随症状
除了头痛、呕吐,脑瘤患儿还可能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这是因为肿瘤压迫视神经等结构;部分患儿会有生长发育迟缓,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有的患儿还会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如烦躁不安、嗜睡等。
三、如何鉴别儿童头痛、呕吐是否为脑瘤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儿童的发病过程,包括头痛、呕吐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加重或缓解因素。例如,了解头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突然出现还是逐渐出现,呕吐是偶尔一次还是频繁发作。同时询问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是否有视力变化、精神状态改变等。还要了解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史,因为偏头痛等有一定遗传倾向。
2.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检查儿童的视力、视野、眼底情况,脑瘤患儿可能出现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等表现;检查神经系统反射,如病理反射等,脑瘤患儿可能出现异常反射。
3.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头颅CT是初步筛查的常用方法,可以发现较大的脑部肿瘤,能看到肿瘤的位置、大小等情况。但对于一些较小的肿瘤或后颅窝等部位的肿瘤,头颅MRI(磁共振成像)更具优势,它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脑部细微结构,发现早期较小的肿瘤。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等,了解儿童的一般身体状况,排除感染等其他疾病导致头痛、呕吐的可能。例如,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感染存在,生化检查中的电解质等指标可以了解儿童的内环境情况。
四、儿童出现头痛、呕吐时的应对措施及特殊人群(儿童)注意事项
1.及时就医
当儿童出现头痛、呕吐症状时,无论症状轻重,都应及时带儿童到医院就诊,通过上述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明确病因。对于家长来说,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如头痛是否加重、呕吐频率是否增加、有无新的症状出现等,并及时告知医生。
2.特殊人群(儿童)注意事项
儿童在就医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护理,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发生意外。在检查过程中,要配合医生,如做头颅MRI时,要确保儿童安静平卧,因为儿童可能不太配合,家长要安抚好儿童情绪。同时,在等待检查结果期间,要让儿童处于相对舒适的环境,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再次受到感染等因素影响病情判断。如果确诊为非脑瘤引起的头痛、呕吐,在治疗过程中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后续治疗,如感冒引起的要注意休息、适当饮水等;如果是偏头痛等情况,要避免可能诱发偏头痛的因素,如避免食用巧克力、奶酪等可能诱发偏头痛的食物,保证儿童规律的生活作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