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饮食需分急性期和缓解期遵循不同原则,老年、女性、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等不同人群有相应饮食注意事项,急性期发病初期1-3天静脉补充营养,3天后过渡半流质且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缓解期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高纤维,各人群依自身特点和疾病状况调整饮食。
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饮食原则
(一)急性期饮食
1.发病初期1-3天
此阶段患者需严格限制饮食摄入,一般采用静脉补充营养。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心脏功能受到影响,胃肠道可能存在淤血等情况,过多进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例如,一项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显示,发病初期3天内通过静脉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患者的基本生理需求,同时减轻胃肠道的消化负担。
患者应避免食用含脂肪、蛋白质过多的食物,以清淡的流质饮食为主,但要严格控制摄入量。
2.发病3天后
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稀粥、面条等。此时应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控制脂肪摄入量,每日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30-40g左右。例如,每100g瘦肉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应限制食用量,可选择去皮的鸡肉、鱼肉等替代部分红肉。同时保证蛋白质的适量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控制在50-70g,可选择鸡蛋(每日1个为宜)、豆类及其制品等优质蛋白质来源。
(二)缓解期饮食
1.总体原则
遵循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高纤维的饮食原则。低脂肪饮食有助于减少血液中脂质的含量,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一般来说,每日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25%以下。低胆固醇饮食要求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小于300mg,应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蛋黄(每周不超过3个)等高胆固醇食物。低盐饮食可减少钠水潴留,降低血压,每日盐摄入量应小于5g,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进一步限制至小于3g。高纤维饮食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血脂,可多食用蔬菜(每日500g以上)、水果(每日200-300g)、全谷物等。
2.具体食物选择
谷类:选择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燕麦中的β-葡聚糖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一项研究表明,每日摄入3g以上的β-葡聚糖可使血胆固醇水平降低。
蛋白质类:优先选择鱼类,尤其是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豆类也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如黑豆、红豆等,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膳食纤维。
蔬菜和水果:绿叶蔬菜如菠菜、芹菜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水果中苹果富含果胶,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建议每日食用1-2个苹果。
二、不同人群的饮食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1.特点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弱,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所以饮食应更加注重易消化。例如,可将食物做得更加细软,如将蔬菜切碎煮烂,肉类剁成肉末等。同时,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饮食上需要综合考虑。如果合并糖尿病,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等,并且要规律进餐,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2.注意事项
对于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严格遵循低盐饮食原则,同时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牛奶、鸡蛋等,但要注意控制量。
(二)女性患者
1.特点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饮食上除了遵循一般原则外,可能在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下,对脂肪的代谢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但总体还是要以低脂肪、低胆固醇为主。此外,女性在患病后可能心理压力较大,可能会影响食欲,需要注意饮食的色香味,以提高患者的食欲。
2.注意事项
要根据女性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关注女性患者的心理状态对饮食的影响,营造良好的饮食氛围。
(三)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特点
这类患者需要在控制心肌梗死病情的同时严格控制血糖。饮食上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量,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体重、活动量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例如,可采用碳水化合物交换份法来进行饮食搭配。
2.注意事项
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如燕麦、荞麦等粗粮。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定时定量,与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使用相配合。在进食后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四)合并高血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特点
合并高血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严格限制钠盐摄入,因为钠摄入过多会加重高血压病情。同时,要保证钾的摄入,钾有助于降低血压,可多食用香蕉、土豆等富含钾的食物。
2.注意事项
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咸菜等高盐食物。在选择蛋白质食物时,优先选择对血压影响较小的鱼类等。并且要定期监测血压和血钾水平,根据血压和血钾情况调整饮食中的钠和钾的摄入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