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肾脏疾病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三类。原发性肾脏疾病中肾小球肾炎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致结构功能受损,不同年龄性别发病有特点,肾小管-间质疾病由多种原因致间质损伤,女性因生理特点肾盂肾炎易反复发作;继发性肾脏疾病里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致肾改变,高血压肾损害因长期高血压致肾损伤,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因自身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受损且育龄期女性多见;遗传性肾脏疾病多囊肾因基因变异致囊肿破坏肾,Alport综合征因编码基因突导致肾基底膜异常,不同类型发病年龄性别有差异。

一、原发性肾脏疾病

1.肾小球肾炎:

发病机制:多种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沉积,激活补体系统等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结构和功能受损。例如,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的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等部位,引发炎症反应,若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或病情迁延,可能逐渐进展为慢性肾衰竭。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其免疫病理机制各有特点,但最终都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下降。

年龄性别因素:不同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相对多见。儿童期的肾小球肾炎如紫癜性肾炎,可能与儿童接触过敏原等因素有关;中青年人群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更为常见,性别差异可能与自身免疫调节等因素相关。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劳累、感染等可能诱发或加重肾小球肾炎的进展。有肾小球肾炎病史的患者若未规范治疗,更易向慢性肾衰竭发展。

2.肾小管-间质疾病:

发病机制:多种原因可导致肾小管-间质损伤,如药物(某些抗生素、止痛剂等)、感染(肾盂肾炎反复发作)、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肾小管间质等。药物性因素中,长期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可能引起马兜铃酸肾病,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间质纤维化等;肾盂肾炎反复感染时,细菌及其毒素持续损伤肾小管间质,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排泄功能以及间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肾脏整体功能,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均可发病,女性由于尿道短等生理特点,肾盂肾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若反复发作肾盂肾炎未得到有效控制,更易进展为慢性肾衰竭。生活方式中,不注意个人卫生、憋尿等可能增加肾盂肾炎的发病风险,有相关病史的人群需特别注意预防疾病进展。

二、继发性肾脏疾病

1.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长期高血糖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同时,多元醇途径激活、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等代谢紊乱参与其中,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等病理改变。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研究表明,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病情进展更快。

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均可发病。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更易并发糖尿病肾病。生活方式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情况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病情进展。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监测肾功能。

2.高血压肾损害:

发病机制:长期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动脉硬化,肾实质缺血,导致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高血压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关键因素,持续的高血压状态破坏了肾脏的自身调节机制,使得肾脏灌注和滤过功能失衡,逐渐影响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高血压肾损害的风险也相应升高。生活方式中,高盐饮食、过量饮酒、精神紧张等因素会加重高血压病情,进而促进高血压肾损害的发展。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以延缓肾损害进展。

3.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发病机制: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等肾脏组织,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损伤。其免疫病理机制复杂,涉及多种自身抗体的参与,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这些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肾脏内沉积,引发一系列炎症级联反应,逐渐破坏肾脏结构和功能,最终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女性患者约为男性的9倍。育龄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相关。生活方式中,感染、日晒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进而影响肾脏受累情况。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女性在育龄期需特别注意病情监测和管理,避免疾病活动加重肾脏损害。

三、遗传性肾脏疾病

1.多囊肾:

发病机制: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疾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多个囊肿,逐渐破坏肾脏结构和功能。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是由PKD1或PKD2基因变异引起,这些基因的突变导致囊肿蛋白功能异常,肾小管结构和功能紊乱,囊肿不断增大,压迫周围肾组织,使肾单位减少,滤过功能下降,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年龄性别因素: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通常在成年后发病,男女发病机会均等;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多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发病。对于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囊肿逐渐增大,病情逐渐进展。生活方式中,避免腰部外伤等可能减少囊肿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对延缓病情进展有一定帮助。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进行基因检测等早期筛查,以便早期干预。

2.Alport综合征:

发病机制:是一种遗传性肾小球疾病,主要由编码Ⅳ型胶原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导致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和功能异常。患者的肾小球基底膜变薄或增厚,超微结构改变,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表现,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年龄性别因素:男性患者病情进展通常较快,女性患者病情相对较轻。多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发病,男性患者一般在青春期后肾功能逐渐减退,女性患者可能在成年后才出现明显的肾功能异常。生活方式中,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减少血尿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家族遗传史的家庭应关注后代的肾脏健康,早期发现异常并进行干预。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多囊肾
多囊肾是指单侧或双侧肾脏出现囊性改变,可见于各年龄段人群,具有遗传倾向。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慢性肾衰竭的鉴别方法是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主要是经过影像学检查来鉴别的,如果经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病人双肾体积增大,那么多考虑是急性肾衰竭。如果是影像学检查发现病人双肾体积缩小,那么多考虑是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是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肾衰竭的尿毒症期的特征可以是恶心、呕吐、厌食、基于反酸的胃肠症状、口服尿素味道、皮肤尿素霜和尿毒症皮肤病变化,以及精神行为异常、胡言乱语和基于癫痫发作的神经精神症状,即尿毒症脑病,并且还可以是严重水肿、呼吸困难、胸膜和心包积液和其他心力衰竭表现,其中大部分伴有有严重贫血、低钙和高磷。
慢性肾衰竭怎么治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衰竭早期可以选择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若是因糖尿病、高血压等造成肾病,造成慢性肾衰竭的,则应先控制血压和血糖,保证血压血糖的稳定。慢性肾衰竭发展至中后期可能会造成很多并发症,疾病的综合现象即为尿毒症。一般是需要定期做透析来进行治疗,要严格控制钾、钠盐和蛋白质的摄入。而当透析失去治疗意义的时候,最后的
慢性肾衰竭症状表现有哪些?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肾衰竭症状可表现为水肿,全身乏力,心悸,胸闷,饮食不良,头晕,头痛,皮肤瘙痒等一些现象。因为肾脏有很多功能,例如排毒,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如果病人表现出引流障碍,会表现出全身水肿,血容量负荷也会增加,这个时候会表现出心负荷增加,胸闷,胸痛,有的时候还可能够诱发心律失常,心悸等这些症状。
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多见的是由于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糖尿病肾病病等病因造成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发生在青年时期,大部分是因为肾脏不断表现出炎症使肾实质遭到破坏,慢慢变成了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如果有较长期的高血压、高血糖症状的人群,也会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的产生。
慢性肾衰竭与尿毒症有什么区别?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肾衰竭与尿毒症区别在于病情的轻重,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到终末期就称为尿毒症。慢性肾衰竭一般是指肾功能衰竭3个月以上,患者一般通过药物治疗纠正贫血,降毒素,纠正钙磷代谢紊乱等一系列治疗,可以在一定期间内维持;一旦发展到尿毒症,患者就要开始肾替代治疗。
急性肾衰竭能治好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肾衰竭是指短时间内肾功能急剧恶化,体内代谢废物不能经肾脏排出。急性肾衰竭只要找到肾衰竭原因,积极治疗病因,保护肾脏,是可以痊愈的。目前对于急性肾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这些:首先是纠正可逆的病因,对于各种严重外伤、心力衰竭、急性失血等都应该进行相关治疗,包括输血、等渗盐水扩容、处理血容量不足、休克和感
慢性肾衰竭能活40年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肾功能衰竭很难存活40年,肾脏的功能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体内的代谢产物不能很好的排除体外,会造成水钠潴留,电解质功能紊乱,酸碱失衡,也可以影响到全身的多个脏器表现出严重的并发症。随时都可能会有死亡的危险。针对这种疾病,最有效的治疗的方法是透析治疗和对症治疗,如果有合适的肾源,也可以进行肾移植。
急性肾衰竭可以治愈吗?
杨彦芳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部分急性肾衰竭的病人是可以治愈的,具体要根据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决定。如果病人急性肾衰竭症状较轻,此时肾组织形态结构较为完整,大多因腹泻、失血、肾结石梗阻等因素所造成,病人经过及时的补液、输血、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症状会逐渐改善恢复。但如果病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肾脏的损伤较大,会
早期慢性肾衰竭能治愈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肾衰竭即便在早期也无法治愈,因为慢性肾病都无法完全治愈,但是早期积极治疗疗效较好。进入慢性肾衰后,一方面要控制饮食,特别是蛋白的摄入总量要控制,以优质蛋白为主,比如鸡蛋、瘦肉等等。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如高血压等。
怎么延缓肾衰竭的发生
刘秀萍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如何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生,拖住肾衰竭的脚步需要做好以下这四件事:第一、明确诊断病理类型,病理类型比较严重,发生肾衰竭的可能性就比较多,而且预后一般也比较差的,所以要注重肾病类型的诊断。第二、稳定蛋白尿,防止病情复发,这也是要做的第二项重要的事情。蛋白尿是IgA肾病典型的症状之一,所以控制IgA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维持要低于1g以下,
膜性肾病容易发展成肾衰竭和尿毒症吗
刘秀萍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膜性肾病离肾衰竭、尿毒症与其它各种肾病一样,治疗反应对病情的发展趋势起到最为决定性的作用,大部分的膜性肾病治疗后,只要能获得缓解就不易发生尿毒症。膜性肾病完全缓解,蛋白小于0.3g每天,间隔至少一周两次达到这个标准,血清白蛋白正常、肌酐正常,膜性肾病部分缓解的情况下是尿蛋白下降大于50%,同时尿蛋白的定量是在0.3-3.5g之间,间隔至少
慢性肾衰竭好发于哪些人群
刘秀萍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慢性肾衰竭好发于老年人、长期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个体,比如多囊肾等,所以重视这种疾病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控制原发病不让其发展或者延缓发展是医务工作者要做的,同时也希望患者能够听从医嘱,定期检查、定期化验,慢性肾衰竭在中国来讲,就是糖尿病肾病已经是引起慢性肾衰竭的重要疾病。所
慢性肾衰竭5期危险吗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慢性肾衰竭五期即代表了慢性肾衰竭已经进入到尿毒症期,比较危险,慢性肾衰竭是指各个脏器疾病导致肾功能不可逆衰退,直到一系列临床症状,电解质紊乱等临床综合症。慢性尿毒症是指慢性肾衰终末期,此时血肌酐明显增高,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从而出现明显呼吸深长、皮下水肿、胸腔积液、血压高、酸中毒、高钾血症等一系列表现,慢性肾衰竭五期需要
正常人怎样预防肾衰竭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正常人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生活调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和预防肾衰竭,具体有以下方法:一、饮食调理,不要吸烟酗酒、暴饮暴食、不要滥用药物造成肾脏损害;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把握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原则,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摄入牛肉、蛋类等优质蛋白质。二、生活方式调理,注意不要熬夜和过度疲劳,调理情绪。三、调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内科疾
早期慢性肾衰竭能治愈吗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早期慢性肾衰竭是不能彻底治愈的。要积极地进行治疗,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优质高蛋白饮食,控制液体的入量,低钠低脂饮食。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保护肾脏的药物。如果肌酐异常升高,要及时的进行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治疗。如果是肾结石导致的,要积极的进行手术取石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