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多为单侧鼻腔出血,出血部位常见于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区,原因多样,不同年龄人群病因有别,单纯鼻出血局部多有不适,全身症状少,鼻部影像学无占位;鼻咽癌早期有回吸性血涕,随病情进展可单侧不易止鼻出血,伴耳部、颈部等症状,鼻咽部影像学有占位,活检病理可确诊,特殊人群鼻出血和鼻咽癌有不同特点及治疗预后需综合考量。
鼻咽癌:早期可能出现回吸性血涕,即鼻涕中带血丝,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后,血量一般较少,多为陈旧性血液,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单侧鼻出血,且出血往往不易止住,还可能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鼻咽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与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伴随症状
鼻出血:一般单纯鼻出血除出血症状外,局部可能伴有鼻腔干燥、疼痛等不适,全身症状相对较少,除非是因严重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导致的鼻出血,可能伴有全身其他部位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等)或贫血表现(如面色苍白、乏力等)。
鼻咽癌:除了鼻出血或回吸性血涕外,还可能伴有耳部症状,如耳鸣、耳闷塞感、听力下降等,这是因为鼻咽癌可堵塞咽鼓管咽口,引起中耳积液;还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多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颈部肿块;肿瘤侵犯颅底或神经时,可出现头痛、面部麻木、复视、视力下降等症状;晚期还可能出现消瘦、乏力、恶病质等全身症状。
影像学及病理检查
鼻出血:鼻部影像学检查(如鼻内镜检查)主要可见鼻腔局部黏膜充血、糜烂、血管破裂等表现,一般无占位性病变。
鼻咽癌:鼻咽部影像学检查(如鼻咽磁共振成像、CT等)可发现鼻咽部有占位性病变,鼻咽镜下取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病理检查可见癌细胞。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鼻出血需特别注意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等,家长应避免儿童挖鼻等不良习惯;中老年鼻出血要警惕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需监测血压等;对于鼻咽癌患者,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治疗及预后上可能有所不同,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对治疗的耐受性可能不如中青年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整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