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贫血,孕期要保证母体均衡营养、积极管理疾病;早产儿出生后要合理喂养,包括母乳喂养或选强化铁配方奶,定期监测血常规及时处理异常,减少医源性失血,家长需遵医嘱并密切观察早产儿状况。
一、孕期预防
(一)母体营养补充
孕妇应保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的食物。例如,多吃瘦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以满足自身和胎儿对造血原料的需求。研究表明,孕妇铁摄入充足可降低早产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风险。
(二)疾病管理
孕妇需积极控制自身疾病,如患有慢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等)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管理,定期产检,监测相关指标,以减少对胎儿造血功能的不良影响。
二、早产儿出生后预防
(一)合理喂养
1.母乳喂养:母乳是早产儿理想的食物,母乳中富含乳铁蛋白等营养成分,有助于预防贫血。母乳喂养的早产儿贫血发生率相对较低。母亲应尽量坚持母乳喂养,并保证自身营养状况良好以提供优质母乳。
2.配方奶选择:对于不能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应选择强化铁的配方奶。配方奶中的铁含量及铁的吸收率需符合早产儿生长需求,研究显示强化铁的配方奶能有效补充早产儿铁储备,降低贫血发生几率。
(二)监测与早期干预
1.定期监测血常规:早产儿出生后应按照医生建议定期监测血红蛋白等指标。一般出生后不久就需开始监测,如出生后1周、1个月、3个月等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贫血迹象。
2.及时处理异常情况:若发现早产儿有贫血倾向,如血红蛋白水平异常降低等,应进一步查找原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额外补充铁剂等,但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避免不恰当用药。
(三)减少医源性失血
在早产儿诊疗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操作及过多的采血检查等,以降低医源性失血导致贫血的风险。例如,合理规划采血项目及采血量,采用微量采血技术等。
三、特殊人群(早产儿)的温馨提示
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在预防贫血过程中需特别关注。家长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喂养建议和监测安排,密切观察早产儿的精神状态、面色等情况。若发现早产儿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早产儿的保暖等一般护理,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其造血系统正常发育,降低贫血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