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监测支持、病因治疗)、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特殊人群考虑(孕妇及胎儿)和营养支持(蛋白质摄入、热量供应),需综合各方面情况权衡利弊进行治疗。
病因治疗:积极寻找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并针对性处理。例如,若是由妊娠高血压疾病导致,需控制血压,根据病情合理应用降压药物;若是胎盘早剥等产科因素引起,可能需要及时终止妊娠等处理。
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当患者出现严重的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严重酸中毒(pH<7.2)、容量负荷过重且对利尿剂无反应等情况时,可考虑进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过多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在妊娠中晚期进行血液透析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透析通路,如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等,同时要考虑胎儿的情况,尽量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腹膜透析:对于一些病情相对稳定、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的患者也可考虑腹膜透析。腹膜透析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伴有心血管不稳定的患者。但在妊娠期间进行腹膜透析需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特殊人群考虑
孕妇: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胎儿的安危,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权衡对孕妇肾功能改善和胎儿影响之间的利弊。例如在使用肾脏替代治疗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方式和时机。同时,要关注孕妇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因为妊娠期的特殊情况可能会给孕妇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胎儿: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观察胎儿的心率、胎动、生长指标等。如果因为母亲的肾功能衰竭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等情况,可能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前终止妊娠等,但这需要在综合评估母亲和胎儿情况后谨慎决定。
营养支持
蛋白质摄入: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合理调整蛋白质摄入量。在肾功能轻度受损时,可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0.6-0.8g/(kg·d)),以减少含氮代谢废物的产生;当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时,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1.0-1.2g/(kg·d)),但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比例。
热量供应: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主要热量来源,热量供给应达到30-35kcal/(kg·d),以避免机体蛋白质的过度分解。可以通过摄入谷类、油脂等食物来满足热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