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同阶段症状不同,慢性期起病隐匿,有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盗汗、发热,脾大相关症状如左上腹不适,血液学相关表现如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异常;进入加速期和急变期时症状加重,加速期有发热、骨痛、贫血加重等,急变期似急性白血病表现。
全身症状:
乏力、消瘦、盗汗:由于白血病细胞增殖旺盛,机体代谢亢进,患者常感乏力,体重逐渐减轻,夜间或午后有盗汗现象。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消耗能量,且影响正常代谢功能,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与成人不同的是儿童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但疾病导致的消耗可能更明显影响其生长。对于女性患者,月经周期可能受影响,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这与疾病导致的内分泌及全身代谢改变有关。
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或合并感染引起。感染可发生在身体多个部位,如呼吸道、泌尿系统等,不同年龄人群感染部位可能有差异,儿童相对更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呼吸道防御屏障功能相对较弱。
脾大相关症状:
左上腹不适:脾脏明显肿大时,患者可感到左上腹有坠胀感或隐痛,随着病情进展,脾大可能更加显著,巨大的脾脏可占据腹腔较多空间,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在儿童患者中,家长可能发现孩子腹部膨隆,左上腹可触及包块,需及时就医检查。女性患者因腹腔内器官位置与男性有一定差异,脾大导致的不适可能在定位上稍有不同,但主要表现仍为左上腹的异常感觉。
血液学相关表现:
白细胞增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可高达(100-300)×10/L,血涂片检查可见大量中、晚幼粒细胞等。在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白细胞升高的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一般也会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且外周血涂片的细胞形态学改变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血小板异常:疾病早期血小板可正常或增多,随着病情进展,晚期可出现血小板减少,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对于女性患者,月经出血可能增多,这与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儿童患者由于活动相对较多,更容易出现皮肤瘀斑等表现,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皮肤情况。
进入加速期和急变期时,症状会加重,加速期可出现发热、骨痛、贫血加重等;急变期可类似于急性白血病的表现,如严重贫血、出血倾向加重、感染难以控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