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晚期会出现贫血、感染、出血相关表现加重的情况,贫血表现为面色极度苍白等全身各组织器官供氧不足症状;感染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热及呼吸道、泌尿系统、口腔等多样部位感染;出血表现为皮肤黏膜广泛瘀点瘀斑等及消化道、颅内等内脏出血,且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
一、贫血相关表现加重
再生障碍性贫血晚期患者贫血症状会显著加重,表现为面色极度苍白、头晕乏力更为严重且持续不缓解,活动后心慌气短等症状明显加剧。这是因为骨髓造血功能严重衰竭,红细胞生成数量极度减少,携氧能力大幅下降,全身各组织器官供氧不足所致,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会出现此类表现,且病史较长的患者症状通常更重。
二、感染相关表现
(一)发热
晚期患者由于全血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机体免疫力严重低下,极易发生各种感染,从而出现持续或反复发热,体温可高达38℃以上,不同年龄患者发热特点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发热症状相对更急骤,成人则可能有不同热型表现,但均提示感染风险高。
(二)感染部位多样
1.呼吸道感染:常见咳嗽、咳痰,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免疫力低下,呼吸道易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感染风险有差异,长期吸烟患者呼吸道感染概率相对更高。
2.泌尿系统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发热等表现,与泌尿系统黏膜防御功能因免疫力低下而减弱有关,有泌尿系统基础病史的患者感染后症状可能更复杂。
3.口腔感染: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疼痛、红肿等,食物残渣易在口腔残留滋生细菌,加重感染,年龄较小患者因口腔卫生维护相对较差,更易出现口腔感染。
三、出血相关表现
(一)皮肤黏膜出血
皮肤可见广泛的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频繁且不易止住,不同性别患者出血表现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患者月经出血可能增多且时间延长,这是由于血小板数量严重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导致,长期患病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出血倾向更明显。
(二)内脏出血
1.消化道出血:可出现呕血、黑便等,若出血量较大可导致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这与消化道黏膜因血小板减少而易发生出血有关,有消化道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出血风险更高。
2.颅内出血:这是非常严重的出血表现,可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晚期极凶险的并发症,任何年龄患者发生颅内出血都可能危及生命,且年龄较小患者颅内出血后病情变化更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