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引发贫血、出血、感染相关表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出血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感染会发热及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及老年患者在这些表现上各有特点。
头晕、乏力:由于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患者常感到头晕,活动后乏力症状加重。例如在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如行走、穿衣等后,就会明显感觉到体力不支,需要休息。对于女性患者,可能在月经期间这种头晕、乏力的症状会加重,因为月经会进一步丢失血液中的红细胞等成分,加重贫血程度。
心悸:心脏为了弥补氧气运输的不足,会加快跳动来促进血液循环,患者可自觉心悸。尤其是在活动量增加时,心悸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老年患者本身心脏功能可能相对较弱,发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心悸症状可能会对其心脏功能产生更大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心脏的变化情况。
出血相关表现
皮肤瘀点、瘀斑:血小板减少是导致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小板生成减少,皮肤可出现散在的瘀点、瘀斑,常见于四肢部位。儿童患者皮肤相对较嫩,更容易出现皮肤瘀点、瘀斑,而且由于儿童活动相对较多,皮肤受到碰撞等情况的几率较大,可能会使瘀点、瘀斑的出现频率增加。
鼻出血:鼻腔黏膜血管丰富,血小板减少时容易发生鼻出血。部分患者可能会反复出现鼻出血的情况,尤其是在干燥的季节,鼻腔黏膜更容易受损,从而加重鼻出血的症状。对于有鼻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鼻窦炎等,发生鼻出血的风险可能会更高,需要特别注意鼻腔的护理。
牙龈出血:牙龈部位的毛细血管丰富,血小板减少时会出现牙龈出血,表现为刷牙时牙龈出血或自发性牙龈出血。成年患者如果有口腔卫生不良的情况,如不经常刷牙、有牙菌斑等,牙龈出血的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而且难以通过简单的口腔清洁来完全缓解。
感染相关表现
发热:由于白细胞减少,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从而出现发热症状。感染部位多样,可为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儿童患者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发生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而且发热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关注体温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咳痰等。当发生呼吸道感染时,患者会出现咳嗽,有时可能伴有咳痰,如果感染较为严重,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等症状。老年患者本身呼吸道功能相对较弱,发生呼吸道感染后,病情可能更容易加重,需要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和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