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的表现多样,常见腹痛(多为一侧下腹部突然疼痛,程度不一)、少数有阴道出血(量少,类似月经中期少量出血),还有腹腔内出血表现(少量时下腹坠胀,中重度时出现头晕、乏力等,严重可致休克及腹膜刺激征),多发生在月经周期后半期,不同人群有特殊表现,育龄期需与异位妊娠破裂鉴别,围绝经期也需仔细鉴别。
一、腹痛
黄体破裂最常见的表现是腹痛。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为突然发生的一侧下腹部疼痛,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这是因为黄体破裂后,血液刺激腹膜所致。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在月经周期后半期(排卵期后)出现一侧下腹部突发疼痛需警惕黄体破裂。
二、阴道出血
少数患者会出现阴道出血,一般量较少,类似月经中期的少量出血。这是由于黄体破裂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导致子宫内膜少量脱落引起。若出血较多,需与其他引起阴道出血的疾病相鉴别。
三、腹腔内出血表现
轻度出血:当腹腔内出血量较少时,可能仅有下腹坠胀感。此时患者生命体征一般较为平稳,如血压、心率等无明显变化。
中度及重度出血:随着腹腔内出血量增加,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这是因为大量血液积聚在腹腔内,刺激腹膜及影响血液循环导致。例如,出血量较大时,血液对腹膜的刺激会引起患者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表现,同时循环血容量减少,导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出现上述一系列表现。
四、月经周期相关表现
黄体破裂多发生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即排卵后到月经来潮前这段时间。有正常月经周期的女性,若在该时间段出现上述腹痛、阴道出血等表现,要高度怀疑黄体破裂。对于青春期女性,月经周期尚不稳定,也可能发生黄体破裂,但表现可能不典型;对于有性生活且未采取避孕措施的育龄期女性,还需与异位妊娠破裂相鉴别。
五、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月经周期调节尚不完善,黄体功能可能不稳定,发生黄体破裂时,腹痛等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但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腹腔内出血后身体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及时诊断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
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有正常的月经周期和性生活,发生黄体破裂时,需要重点与异位妊娠破裂进行鉴别诊断。异位妊娠破裂也会有腹痛、阴道出血及腹腔内出血表现,但异位妊娠有停经史等特点,可通过血hCG测定、超声检查等进行鉴别。
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黄体功能也会发生变化,发生黄体破裂时,临床表现可能与其他年龄段有所不同,更需要仔细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