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会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相关症状,不同年龄段在各症状表现上有差异,贫血表现为不同年龄段有相应活动耐力等受影响情况;出血包括皮肤黏膜出血如各年龄段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以及内脏出血如不同年龄段消化道、泌尿系统出血的不同表现;感染时不同年龄段发热及感染部位症状表现不同。
一、贫血相关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出现贫血表现。不同年龄段患者贫血症状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及青少年可能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这是因为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氧气需求增加,贫血会更明显影响其活动耐力;成年人可能会感觉工作效率下降,容易疲劳,日常活动如爬楼梯等会比正常时更易出现气喘等情况。女性患者可能还会因贫血出现月经周期改变等情况,这与女性生理特点及贫血影响体内激素调节等有关。
二、出血相关症状
1.皮肤黏膜出血
各年龄段患者均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儿童可能在玩耍过程中不小心碰撞后更易出现皮肤瘀斑,因为儿童活动较为活跃,碰撞机会多;成年人则可能因日常轻微磕碰就出现,如手部、腿部等部位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或较大的瘀斑。
还可表现为鼻出血,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出现,儿童鼻出血可能与鼻腔黏膜相对娇嫩,且有时有挖鼻等不良习惯有关;成年人鼻出血可能与局部炎症、高血压等因素有关,但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主要是因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牙龈出血也是常见表现,刷牙时容易出现牙龈出血,长期可能导致牙龈颜色异常等情况。
2.内脏出血
较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老年人发生消化道出血时可能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因为老年人本身消化系统功能可能有一定减退,而且对出血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儿童出现消化道出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影响其营养吸收,进而影响生长发育。泌尿系统出血可表现为血尿,患者可出现尿液颜色变红等情况,不同年龄段患者出现血尿时的伴随症状可能不同,成年人可能会伴有腰部不适等,而儿童可能更关注排尿时的异常表现。
三、感染相关症状
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白细胞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不同年龄段感染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时更容易出现高热,体温可迅速升高到39℃以上,且感染部位较难局限,容易扩散;老年人感染时发热可能不典型,有时体温升高不明显,但感染容易波及多个系统,如肺部感染时可能只是表现为咳嗽、咳痰,但病情进展较快,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患者可出现发热、咽痛、咳嗽、腹痛、腹泻等不同部位感染的相应症状,如肺部感染时咳嗽咳痰,泌尿系统感染时尿频、尿急、尿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