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缺铁性贫血需了解原因,通过饮食调整增加富含铁食物及搭配维C食物促进吸收,饮食不足时遵医嘱补铁,定期监测血常规,高龄孕妇和有基础疾病孕妇需特殊关注,综合管理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
一、了解孕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孕期女性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若日常饮食中铁摄入不足,比如膳食中缺乏富含铁的食物,像红肉、动物肝脏等,就易引发缺铁性贫血。同时,孕期胃酸分泌减少会影响铁的吸收,胎儿生长发育也会从母体争夺铁元素,如果母体铁储备不足,也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二、饮食调整
1.增加富含铁食物的摄入
红肉:牛肉、猪肉等红肉是铁的良好来源,每100克牛肉中含铁量较高,且为血红素铁,吸收率相对较高。孕期可适当增加红肉的摄入,但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选择健康的烹饪方法,如清炖、蒸煮等,避免过度煎烤产生有害物质。
动物肝脏:猪肝等动物肝脏含铁量非常丰富,每周可适量食用1-2次,每次食用量控制在50克左右。不过,动物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不宜过量食用。
豆类及豆制品:红豆、黑豆等豆类以及豆腐等豆制品也含有一定量的铁,例如每100克红豆含铁量约为7.4毫克,可将豆类纳入日常饮食,如煮红豆粥、黑豆豆浆等。
绿叶蔬菜:菠菜、苋菜等绿叶蔬菜含有铁元素,其中菠菜每100克含铁约2.9毫克,在烹饪绿叶蔬菜时,可先焯水去除部分草酸,以提高铁的吸收率。
2.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铁吸收
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孕期可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草莓等。例如,每天吃1-2个橙子,其富含的维生素C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从食物中摄取的铁。
三、补充铁剂
当通过饮食调整不能满足铁的需求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铁剂有多种剂型,如硫酸亚铁等。但要注意,铁剂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便秘等,可在饭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四、定期监测血常规
孕期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监测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一般建议在孕期的不同阶段都要进行血常规检测,以便及时了解贫血的纠正情况。如果血红蛋白水平没有得到改善甚至继续下降,需要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铁的储备和吸收能力可能不如年轻孕妇,更要密切关注铁的摄入情况,除了严格遵循上述饮食和治疗建议外,要更加频繁地监测血常规,及时发现并处理缺铁性贫血问题。
有基础疾病的孕妇:如果孕妇本身患有其他可能影响铁代谢的基础疾病,如胃肠道疾病等,需要在治疗贫血的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例如,若孕妇患有胃溃疡影响铁的吸收,需要同时对胃溃疡进行相应的治疗,以保障铁的正常吸收和利用。
总之,孕期缺铁性贫血需要从饮食、必要时的铁剂补充以及定期监测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