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缺钙有十大症状,包括睡眠不安稳、多汗伴枕秃、颅骨软化、出牙晚、囟门闭合延迟、生长发育迟缓、肌肉痉挛、表情淡漠、食欲不振、骨骼变形等,家长要合理喂养、多晒太阳,怀疑缺钙及时就医,勿盲目补钙。
1.睡眠问题
婴幼儿缺钙时往往会出现睡眠不安稳的情况,表现为夜间容易惊醒、哭闹。这是因为缺钙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导致宝宝睡眠中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睡眠状态不佳。比如,正常宝宝能安稳睡整觉,但缺钙的宝宝可能频繁夜醒,影响自身的生长发育,因为深度睡眠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重要时期。
2.多汗
尤其在夜间入睡后头部出汗较多。这是由于缺钙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汗腺分泌增加。即使室温不高,宝宝头部也会有明显多汗现象,汗液刺激头皮可能会让宝宝摇头,进而出现枕秃(后脑勺头发稀少)。
3.颅骨软化
多见于3-6个月的婴儿,可摸到颅骨边缘软化,有乒乓球样的感觉。这是因为钙是骨骼发育的重要原料,缺钙会影响颅骨的正常钙化过程。
4.出牙晚
正常婴儿4-10个月开始出牙,而缺钙的婴儿可能出牙时间推迟,有的甚至1岁后才开始出牙,而且出牙顺序混乱,牙齿排列不整齐等。这是因为牙齿的发育也依赖钙等营养物质,缺钙会影响牙齿的正常萌出。
5.囟门闭合延迟
正常婴儿前囟门在1-1.5岁闭合,缺钙的婴儿可能囟门闭合时间超过1.5岁。囟门是反映婴儿骨骼发育的一个重要窗口,钙缺乏会影响囟门的正常闭合过程。
6.生长发育迟缓
缺钙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导致婴幼儿身高、体重增长缓慢,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因为骨骼的生长需要钙参与骨的钙化等过程,钙不足会阻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
7.肌肉痉挛
可能会出现手足抽搐的现象,尤其是在受寒、受惊或活动后更容易发生。这是因为血钙降低会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肌肉痉挛。
8.表情淡漠
缺钙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婴幼儿表现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等情况。
9.食欲不振
由于钙参与多种酶的活动,缺钙会影响消化酶的活性,从而导致婴幼儿食欲不振,奶量减少等。
10.骨骼变形
年龄较大的婴幼儿可能会出现骨骼变形,如鸡胸、漏斗胸、O型腿或X型腿等。这是因为长期缺钙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形态发育,导致骨骼畸形。
对于婴幼儿缺钙的情况,家长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钙,可以通过母乳喂养(母乳中钙磷比例合适,利于钙的吸收),及时添加富含钙的辅食,如奶制品、豆制品等。同时,要多带宝宝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的吸收。如果怀疑婴幼儿缺钙,应及时就医,通过检查血钙、骨密度等指标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特别提醒家长,不要自行盲目给婴幼儿补钙,应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医生的建议,因为过量补钙也可能对婴幼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