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相关检查包括视力检查(远、近视力)、屈光检查(主观、客观验光)、眼位检查(角膜映光、遮盖-去遮盖、三棱镜加遮盖试验)、眼球运动检查(六方向运动)、双眼视功能检查(立体视、融合功能),必要时行眼外肌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眼眶CT或MRI),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有相应特点及差异。
一、视力检查
远视力检查:使用标准视力表检查患者远视力,了解双眼视力情况,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可能存在双眼视力不等或双眼视力均下降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视力检查方法有所不同,儿童可通过卡通视力图等进行检查。
近视力检查:采用近视力表检查患者近视力,有助于发现是否存在调节与集合功能异常等问题,不同年龄段人群近视力正常范围不同,儿童近视力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
二、屈光检查
主观验光:让患者通过主观感受来确定合适的眼镜度数,包括综合验光仪验光等方法,可了解患者的屈光状态,不同年龄患者主观验光的配合程度不同,儿童可能需要更耐心的引导。
客观验光:如电脑验光等,通过仪器客观测量患者的屈光度数,是了解患者屈光状态的重要手段,对于婴幼儿等不配合主观验光的患者,客观验光尤为重要。
三、眼位检查
角膜映光法:让患者注视33cm处的光源,观察角膜上反光点的位置,判断眼位偏斜方向和大致程度,该方法简单快速,不同年龄患者角膜映光情况可能因眼外肌功能等不同而有差异。
遮盖-去遮盖试验:遮盖一眼,观察另眼的移动情况,然后去掉遮盖,观察两眼的移动情况,可判断是恒定性斜视还是间歇性斜视等,对于儿童患者检查时需注意其配合度。
三棱镜加遮盖试验:精确测量眼位偏斜的度数,能更准确地了解斜视程度,适用于各种年龄患者,不同年龄患者在检查时可能需要调整三棱镜的度数等。
四、眼球运动检查
六方向运动检查:让患者向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六个方向转动眼球,观察眼球运动是否协调,有无受限情况,了解眼外肌的功能状态,不同年龄患者眼球运动范围和协调度不同,儿童可能眼球运动灵活性相对较高但也存在个体差异。
五、双眼视功能检查
立体视检查:采用立体视觉检查图等方法检查患者的立体视功能,了解双眼视功能是否正常,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往往存在立体视功能异常,不同年龄人群立体视正常范围不同,儿童立体视发育有特定的阶段。
融合功能检查:通过相关检查方法评估患者的融合功能,判断双眼能否将两个图像融合为一个,对于诊断和评估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病情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患者融合功能的发育和表现不同。
六、眼外肌电生理检查(必要时)
眼外肌电图检查:记录眼外肌的电活动情况,了解眼外肌的功能状态,对于一些复杂病例或需要进一步明确眼外肌病变情况时可能会进行该检查,不同年龄患者眼外肌电生理表现有一定差异。
七、影像学检查(必要时)
眼眶CT或MRI检查:了解眼眶结构、眼外肌情况等,排除眼眶占位性病变等导致斜视的因素,对于儿童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安全等问题,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检查方式和剂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