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严重程度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中重度可能影响重要脏器功能等,应对措施包括饮食调整(摄入富含铁及维C食物、均衡饮食)、铁剂补充(选合适铁剂、注意服用时间和禁忌)、治疗基础疾病(查找并治疗如慢性失血、月经过多、寄生虫感染等基础病因)来纠正贫血。
一、缺铁性贫血的严重性
缺铁性贫血的严重程度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轻度缺铁性贫血可能仅有轻度乏力、易疲倦等表现,对日常生活影响相对较小;但中重度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导致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影响其功能。例如,心脏长期供血不足可能引发心悸、气短,甚至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脑部供血不足可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消化系统受累可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便秘或腹泻等。长期严重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二、缺铁性贫血的应对措施
(一)饮食调整
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多食用含铁丰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每100克猪肝含铁约22.6毫克)、动物血(每100克猪血含铁约8.7毫克)、红肉(牛肉、羊肉等,每100克牛肉含铁约2.8毫克)。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因为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像橙子、柠檬、草莓以及西兰花、青椒等蔬菜,可将其与含铁食物搭配食用,例如菠菜炒猪肝时搭配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青椒,能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各类营养素,除了铁之外,蛋白质、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也对造血功能重要,所以要摄入充足的肉类、蛋类、奶类、新鲜蔬菜水果等,维持身体正常的造血环境。对于儿童,要注意保证其饮食的多样化,满足生长发育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孕妇则需要更注重营养的均衡,因为胎儿的生长发育也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防止因缺铁影响自身和胎儿健康。
(二)铁剂补充
铁剂选择: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铁剂,常见的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不同人群对铁剂的耐受性和吸收情况有所不同,儿童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选择铁剂时要特别注意剂型和安全性,优先选择适合儿童口味且易于吸收的剂型;孕妇使用铁剂时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铁剂。
铁剂服用注意事项:铁剂一般建议在两餐之间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避免与牛奶、浓茶等同时服用,因为牛奶中的钙会影响铁的吸收,浓茶中的鞣酸会与铁结合形成沉淀,降低铁的吸收率。
(三)治疗基础疾病
查找病因:缺铁性贫血往往是有基础病因的,如慢性胃肠道失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导致的慢性出血)、月经过多(子宫肌瘤、内分泌失调等引起的月经量过多)、寄生虫感染(如钩虫感染)等。需要积极查找并治疗基础疾病,例如对于因胃溃疡导致慢性失血的患者,要进行规范的抗溃疡治疗;对于月经过多的女性,要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调节内分泌、治疗子宫肌瘤等;对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缺铁性贫血,要进行驱虫治疗。只有去除基础病因,才能从根本上纠正缺铁性贫血,否则即使补充铁剂,贫血也容易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