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前置胎盘是前置胎盘的一种,定义为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发病与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胎盘异常、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相关,临床表现为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可致孕妇产后出血等、胎儿宫内窘迫等,通过超声检查等诊断,处理包括期待疗法(适用于特定情况孕妇)和终止妊娠(用于符合条件者,多采用剖宫产术),特殊人群需孕妇遵医嘱产检治疗、注意相关事项,医护人员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发病相关因素
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多次流产、刮宫、剖宫产等手术,可引起子宫内膜炎或萎缩性病变,使子宫蜕膜血管生长不全,当受精卵植入时,为摄取足够营养而延伸至子宫下段,导致前置胎盘。比如有过多次剖宫产史的女性,再次妊娠发生完全性前置胎盘的风险相对较高。
胎盘异常:胎盘面积过大,如多胎妊娠时胎盘面积较大,可延伸至子宫下段;胎盘形态异常,如副胎盘等,也可能增加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发生几率。
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受精卵到达子宫腔后,滋养层尚未发育到能着床的阶段,继续下移植入子宫下段,在该处生长发育形成前置胎盘。
临床表现及危害
临床表现: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是其主要症状。初次流血时间早晚、反复出血次数、出血量多少与前置胎盘类型有关。完全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且出血频繁、量较多,有时一次大量出血即可使患者陷入休克状态。
危害:对孕妇而言,可导致产后出血、植入性胎盘、产褥感染等。对胎儿来说,由于反复出血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生长受限,甚至胎死宫内或早产等。
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是诊断前置胎盘的主要方法,能清楚显示子宫壁、胎盘、宫颈管及胎先露部的位置,明确前置胎盘类型。一般在妊娠28周后通过超声检查确定胎盘位置。
磁共振成像(MRI):对诊断前置胎盘有一定帮助,尤其适用于超声诊断不清的病例,但通常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处理原则
期待疗法:适用于妊娠<34周、胎儿体重<2000g、胎儿存活、阴道流血量不多、一般情况良好的孕妇。治疗期间需绝对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定时吸氧,提高胎儿血氧供应,禁止性生活、阴道检查和肛门检查,给予镇静剂及补血药物等,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必要时给予宫缩抑制剂,如硫酸镁等,同时促胎肺成熟,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等,促进胎儿肺脏成熟,以提高胎儿出生后的存活率。
终止妊娠:适用于孕妇反复大量出血甚至休克者,无论胎儿成熟与否,为了挽救孕妇生命应终止妊娠;胎龄达36周以上;胎儿成熟度检查提示胎儿肺成熟者;胎龄未达36周,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或胎儿电子监护发现胎心异常者。终止妊娠的方式多采用剖宫产术,这是处理完全性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方面:患有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孕妇需要严格遵医嘱进行产检和治疗,密切关注自身阴道流血情况、胎动等。在期待疗法过程中,要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活动和劳累。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
胎儿方面: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胎儿在宫内的情况,通过超声检查监测胎儿生长发育、胎心监护等了解胎儿宫内安危。对于早产儿,出生后需要加强新生儿护理,注意保暖、呼吸管理等,因为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