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缺铁性贫血需从饮食调整、药物补充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三方面处理。饮食上增加含铁丰富食物摄入并搭配富含维生素C食物促进吸收;药物可选择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铁剂,注意用药禁忌;儿童、孕妇、老年人有各自特殊注意事项,儿童要注意辅食及铁剂选择,孕妇要保证营养均衡并遵医嘱补铁,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疾病与铁剂使用关系。
一、饮食调整
(一)增加含铁丰富食物摄入
1.肉类:红肉如牛肉、猪肉等是铁的良好来源,每100克牛肉中含铁量约为2.8毫克左右,猪肉含铁量与之相近。动物肝脏也是高铁食物,猪肝每100克含铁量可达22.6毫克,每周可适量食用1-2次动物肝脏,但需注意胆固醇等问题,对于合并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控制摄入量。
2.蛋类:鸡蛋是常见的富含铁的食物,每100克鸡蛋含铁约2.7毫克,且铁的吸收率相对较高,每天吃1个鸡蛋可以补充一定量的铁。
3.豆类:红豆、黑豆等豆类含铁量较为可观,例如每100克红豆含铁量约为7.4毫克,可以将红豆煮成红豆粥等食用,每天适量摄入豆类食物有助于补铁。
4.绿叶蔬菜:菠菜每100克含铁约2.9毫克,苋菜每100克含铁量甚至可达3.4毫克,应多吃绿叶蔬菜,烹饪时可采用快炒等方式减少铁的流失。
(二)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铁吸收
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所以在补充含铁食物的同时,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猕猴桃、西兰花等。例如,吃牛排时搭配一个橙子,橙子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牛排中铁的吸收;吃菠菜时搭配一些西兰花,西兰花中的维生素C有助于菠菜中铁的吸收利用。
二、药物补充
(一)铁剂选择
如果饮食调整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铁剂。常见的铁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硫酸亚铁是比较常用的铁剂,但其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性,可在饭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不适;富马酸亚铁含铁量相对较高,每克富马酸亚铁含铁量约为330毫克左右。不同人群对铁剂的耐受性不同,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谨慎选择铁剂,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用药注意事项
铁剂不应与牛奶同服,因为牛奶中的钙会影响铁的吸收;也不应与抗酸药同服,抗酸药会影响铁剂的吸收。在使用铁剂期间,可能会出现大便发黑等情况,这是正常的药物反应,不用过于紧张,但如果出现严重的胃肠道不适、过敏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中度缺铁性贫血时,饮食调整方面要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和安全性。可以将含铁食物制作成孩子喜欢的辅食形式,如将猪肝制成肝泥等。在药物选择上,要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铁剂剂型,严格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等因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铁剂,且要密切观察孩子服用铁剂后的反应,如胃肠道反应等。
(二)孕妇
孕妇出现中度缺铁性贫血时,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除了增加含铁食物摄入外,还要注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求。在药物补充铁剂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孕妇的身体状况特殊,需要考虑铁剂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对孕妇和胎儿相对安全的铁剂,并监测铁蛋白等指标来评估补铁效果。
(三)老年人
老年人中度缺铁性贫血时,要注意饮食中铁的摄入与基础疾病的关系。如果老年人合并有糖尿病,要注意选择低糖的含铁食物;如果合并有肾病,要注意控制磷等的摄入,因为一些含铁食物可能同时含有较高的磷。在使用铁剂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因为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主要通过肝肾,要避免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使用可能加重肝肾负担的铁剂,且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