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可通过症状表现排查和辅助检查排查来进行诊断。症状表现包括鼻部的涕血与鼻出血、鼻塞;耳部的耳鸣、听力下降;颈部的淋巴结肿大;脑神经的头痛及脑神经麻痹症状等。辅助检查有鼻咽镜检查(包括间接、纤维或电子鼻咽镜)、影像学检查(CT、MRI)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金标准,不同年龄人群检查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症状表现排查
(一)鼻部症状排查
1.涕血与鼻出血:早期可能出现回吸性涕血,即鼻涕吸吐出来带有血丝,这是因为肿瘤表面破溃出血所致;也可能表现为单侧鼻孔出血,尤其是早晨起床后较明显。对于有长期不明原因涕血或鼻出血的人群,需警惕鼻咽癌可能,不同年龄、性别均应关注,若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或有鼻咽癌家族病史者更需重视。
2.鼻塞:多为单侧鼻塞,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双侧鼻塞。肿瘤堵塞后鼻孔引起鼻塞,不同于普通感冒引起的鼻塞可能双侧交替等特点,鼻咽癌导致的鼻塞呈进行性加重,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出现,有相关高危因素者需格外留意。
(二)耳部症状排查
1.耳鸣、听力下降:肿瘤堵塞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嗡嗡”声,还可导致听力下降,类似分泌性中耳炎的表现。儿童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单侧耳鸣、听力下降,也要考虑鼻咽癌可能,因为儿童咽鼓管较宽短,肿瘤更容易影响咽鼓管功能,且儿童表述可能不清晰,家长需多关注孩子耳部不适表现。
(三)颈部淋巴结肿大排查
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多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颈部肿块,以颈深上群淋巴结首发多见,开始可活动,后期可多个淋巴结融合固定。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出现,若发现颈部有无痛性逐渐增大淋巴结,尤其是经抗炎治疗无明显缩小者,要考虑鼻咽癌转移可能,有鼻咽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更应密切观察。
(四)脑神经症状排查
1.头痛:常为单侧持续性头痛,部位多不固定,可能与肿瘤侵犯颅底骨质、神经等有关。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出现,若头痛持续不缓解且逐渐加重,需排查鼻咽癌。
2.脑神经麻痹症状:肿瘤侵犯脑神经可引起相应症状,如侵犯Ⅴ、Ⅵ脑神经时,可出现面部麻木、复视等;侵犯Ⅱ脑神经时,可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不同年龄人群受影响表现可能不同,儿童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脑神经麻痹相关症状,也不能忽视鼻咽癌的可能。
二、辅助检查排查
(一)鼻咽镜检查
1.间接鼻咽镜检查:可观察鼻咽部情况,能发现鼻咽部新生物、黏膜粗糙、溃疡等病变,但受检查者配合程度等因素影响。不同年龄人群检查时需注意安抚,儿童可能因不配合增加检查难度。
2.纤维鼻咽镜或电子鼻咽镜检查:可更清晰地观察鼻咽部细微病变,能直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对于怀疑鼻咽癌的人群,应及时进行该项检查,不同年龄、性别均可进行,检查前需做好相应准备,如儿童检查前可能需要适当镇静等处理以配合检查。
(二)影像学检查
1.鼻咽部CT检查:能清楚显示鼻咽部解剖结构,有助于判断肿瘤大小、范围及有无颅底骨质破坏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行CT检查,儿童检查时需注意辐射防护,可采用合适的防护措施减少辐射影响。
2.鼻咽部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CT,能更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是对脑神经、海绵窦等部位的侵犯情况显示更佳。不同年龄、性别均可进行MRI检查,儿童检查时需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及镇静等处理。
(三)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通过鼻咽镜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等。不同年龄、性别获取病理组织的操作类似,但需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进行相应的安抚和操作调整,如儿童取病理组织时更需轻柔操作,减少患儿痛苦。



